硯取漢廟瓦,誰恤漢廟隳。 重古一如此,吾今對之悲。 既寶若圭璧,未知爲用時。
无
其他无
〔宋朝〕 梅堯臣
硯取漢廟瓦,誰恤漢廟隳。 重古一如此,吾今對之悲。 既寶若圭璧,未知爲用時。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沈宋裁辭矜變律,王楊落筆得良朋。 當時自謂宗師妙,今日惟觀對屬能。
輕財重義真公子,長策沈機繼武侯。 龍節坐持兵十萬,可憐三蜀盡無憂。
握手河橋柳似金,蜂鬚輕惹百花心,蕙風蘭思寄清琴。 意滿便同春水滿,情深還似酒杯深,楚煙湘月兩沈沈。
逢師須安拜,(「禮拜」,伯三七一六卷作「頂禮」。 )過道向前行。 (「過」,伯三六五六卷作「遇」。 「行」,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參」。 )莫生多別相,(「多別相」,伯三六五六卷作「離別想」。 項楚校「多」爲「分」。 )見過不知南。 (「知南」,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和南」。 伯三五五八卷此句作「相見過不知」。 )。
休說戟枝非易中,莫言楊葉是難穿。 須看立節吵場上,永得安邊爲射鞭。
唱得新翻穩貼腔,阿誰能得肯雙雙。 天寧寺裏尊前月,分擘清寒入小窗。
漢家用牧守,斗酒得西凉。 聖朝蓋不然,事舉或言揚。 顧我誤見收,分符來一方。 深知舜門闢,遠見禹迹茫。 春秋祀百神,芒芒降嘉觴。 昨者爲旱禱,紫檀燭神光。 高天忽飛雨,未徹金爐香。 潤得三日霖,穫待九秋霜。 敬歸慈姥泉,導以旂旐央。 天功及帝力,與爾俱敢忘。
不肯隨群慕鶴軒,慨然丹陛吐危言。 坐看蜀道平如地,可見忠臣勇似尊。 駟馬橋邊驅弩矢,杜鵑聲裏擁旂旛。 要須入境詢風俗,首訪嚴遵李仲元。
圍爐獨擁夜深紅,已是摧頹一老翁。 斷簡半披還半掩,如今不作蠹書蟲。
商周去不還,盛哉漢唐宋。 蘇公本天人,謫墮爲世用。 太平極嘉祐,珠玉始包貢。 公車三千牘,字字岌飛動。 氣力倒犀象,律呂諧鸞鳯。 天驥西極來,矯矯不受鞚。 飛騰上臺閣,廢放落雲夢。 至寶不侵蝕,終亦老侍從。 晚途遷海表,萬里天宇空。 豈惟騎鯨魚,遂欲跨螮蝀。 心空物莫撓,氣老筆愈縱。 粃糠郊祀歌,遠友清廟頌。 我生雖後公,妙句得吟諷。 整衣拜遺像,千古尊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