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發曉未止,獨行淮水西。 明知寒草露,暗濕瘦驄蹄。 半滅竹林火,數聞茅屋雞。 秋天畏殘暑,不爲月光迷。
无
其他无
〔宋朝〕 梅堯臣
夜發曉未止,獨行淮水西。 明知寒草露,暗濕瘦驄蹄。 半滅竹林火,數聞茅屋雞。 秋天畏殘暑,不爲月光迷。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一條古時水,向我手心流。 臨行瀉贈君,勿薄細碎讐。
一雁雪上飛,值我衡陽道。 口銜離別字,遠寄當歸草。 目想春來遲,心驚寒去早。 憶鄉乘羽翮,慕侶盈懷抱。 零落答故人,將隨江樹老。
鶴鳴山下去,滿篋荷瑤琨。 放馬荒田草,看碑古寺門。 漸寒沙上雨,欲暝水邊村。 莫忘分襟處,梅花撲酒尊。
藍採禾,藍採禾,(《江南野史》卷十首二句作「藍采采」一句,)塵世紛紛世更多。 爭如賣藥沽酒飲,歸去深崖拍手歌。 (見馬令《南唐書》卷十五。 )(〖1〗《江南野史》卷十《陳陶傳》:「開寶中常見一叟,角髮被褐,與一鍊師舁藥入城鬻之,獲貲則市鮮就爐,二人對飲且唱,旁若無人。 既醉且舞而歌曰〖略〗。 時人見其縱逸,姿貌非常,每飲酒食鮓,疑爲陶之夫婦焉。 竟不知所終,或云得仙矣。 」〖2〗馬令《南唐書》卷十五《陳陶傳》:「開寶中常見一叟,角髮被褐,與老媼貨藥於市,獲錢則市鮓對飲,旁若無人,既醉,行舞而歌曰〖略〗。 或疑爲陶之夫婦云。 」按:陳陶爲大中間人,今存其詩,事迹歷歷可考。 自大中至開寶,已逾百年。 得仙之說,固屬附會,陶即耆壽,恐亦難以存活一百數十年之久,何況當時即爲存疑,幷無必證,今列之,另以「開寶中江南叟」列目。 )。
戲投餠餌方塘上,無限魚兒翻翠浪。 向來瓠瑟聽遺音,今日梅山識清唱。
千里熙醇政,靈岩喜訪尋。 登臨雲擁座,穿徑筍成林。 樂逐天風遠,塵隨宿霧沈。 綺羅紅作隊,冠蓋綠交陰。 下顧關河小,寒知洞壑深。 松枯存舊節,花老見初心。 旌棨嵐光潤,罇罍野氣侵。 朋游敦雅契,吏隠共知音。 □愧翁歸拙,難攀子厚吟。 城樓傳晚角,綺陌騎駸駸。
楸花楝花照眼明,幽人浴罷葛衣輕。 燕低去地不盈尺,鵲喜傍簷時數聲。 對弈軒窗消永晝,曬絲院落喜新晴。 忽驚重五無多日,采縷纏筒吊屈平。
陶公千載人,高標跨餘子。 豈無濟時念,歛蔭獨知止。 歸來卧衡門,無慍復何喜。 九日天氣佳,東籬擷芳蕊。 舉頭見南山,佳處政在此。 地偏心則遠,意得道豈否。 張侯謝銀魚,築室娛燕几。 小亭才尋丈,景物自新美。 頗聞雙瞳清,亦復强步履。 不妨數登臨,倚杖看雲起。 高詠悠然篇,飛鴻送千里。
崖邊瓊玖吐清光,偶到山間得味嘗。 一段奇香今已會,冰牙冷齒裂人腸。
早過燕川渡,千峰插太虛。 雲開微見日,水淺不漸車。 風急樵歌響,霜嚴木葉踈。 緣溪東北去,巖腹有精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