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諭鷗

〔宋朝〕 梅堯臣

翩翩沙上鷗,安用避漁舟。 漁人在魚利,何異爾所求。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遊天台山

    崔嵬海西鎮,靈跡傳萬古。 羣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 傍洞窟神仙,中巖宅龍虎。 名從乾取象,位與坤作輔。 鸞鶴自相羣,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媧女徒巧補。 視聽出塵埃,處高心漸苦。 纔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 仰看華蓋尖,赤日雲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見山脚雨。 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態,恐動非自主。 控鵠大夢中,坐覺身[栩栩]。 東溟子時月,却孕元化母。 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縷。 石梁屹橫架,萬仞青壁豎。 却瞰赤城顛,勢來如刀弩。 盤松國清道,九里天莫覩。 穹崇上攢三,突兀傍聳五。 空崖絕凡路,癡立麋與麈。 邈峻極天門,覰深窺地戶。 金庭路非遠,徒步將欲舉。 身樂道家流,惇儒若一矩。 行尋白雲叟,禮象登峻宇。 佛窟繞杉嵐,仙壇半榛莽。 懸崖與飛瀑,險噴難足俯。 海眼三井通,洞門雙闕拄。 瓊臺下昏側,手足前採乳。 但造不死鄉,前勞何足數。

    張祜 唐宋诗
  • 冬日喜逢吳價

    垂楊煙薄井梧空,千里遊人駐斷蓬。 志意不因多事改,鬢毛難與別時同。 鶯遷猶待銷冰日,鵬起還思動海風。 窮達他年如賦命,且陶真性一杯中。

    李咸用 唐宋诗
  • 寓居臨平山下三首 其一

    三月平湖浪(《大典》及《臨平記》作「草」。 )欲齊,綠楊分映(《臨平記》作「影」。 )入長堤。 田家起處烏龍(《臨平記》作「猶」。 )静,(《大典》及《臨平記》作「吠」。 )酒客醒時謝豹啼。 溪(《大典》及《臨平記》作「山」)檻正當蓮葉渚,水涇新麥稻苗畦。 (《大典》作「水堘新擘稻秧畦」,《臨平記》作「水塍新築稻秧畦」。 )人間謾說多歧路,咫尺神仙洞却迷。 (《臨平記》作「路欲迷」。 )。

    張祜 唐宋诗
  • 句 三

    竹粉千腰白,桃皮半頰紅。

    李白 唐宋诗
  • 送宣州周錄事

    清時重儒士,糾郡屬伊人。 薄遊長安中,始得一交親。 英豪若雲集,餞別塞城闉。 高駕臨長路,日夕起風塵。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從茲一分手,緬邈吳與秦。 但覩年運駛,安知後會因。 唯當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韋應物 唐宋诗
  • 示龍王長老法讚用舊韻先公佳城與寺相直

    堂堂感麟翁,耿耿跨箕尾。 已垂百世芳,何用東山起。 平生夢奠處,鬰鬰佳城啟。 禪枝附奕葉,魚粥常千指。 老龍卧頹波,秀木森嶷峙。 堆螺沃黛山,瀉玉摐金水。 上人一錫拄,心寂倦他徙。 我亦希子文,仕已忘慍喜。 時來語道要,中立旁不倚。 而君樂幻空,說定不說止。 永懷先覺人,愧發汗流泚。 彝倫出筆削,一是無彼此。 修程不自勉,九十半百里。 相彼齅世芬,所向輒摇弭。 未知吾相馬,異質遺毛齒。 更須求真龍,萬古資一洗。

    胡寅 唐宋诗
  • 題楊氏清福亭

    幾年瀕江種松竹,鬰鬰葱葱蔽江曲。 猶有楊侯舊子孫,更結高亭貯寒綠。 東家殺賊印鑄金,西家言事腰胯玉。 一樽徑醉我不知,不待招呼風月足。 有客胸中抱經濟,才高正患功名促。 閒爲清福非吾事,乞與此亭作佳目。 主人再拜不敢讓,願作閒人老林麓。 江平酒熟夜收釣,鴨肥稻香朝坦腹。 此時寄語惡長官,勿遣追胥駭僮僕。

    馮時行 唐宋诗
  • 秋思十首 其五

    出門東行復西行,處處人家打稻聲。 小甕秫醅雖未熟,後園楮蕈已堪烹。

    陸游 唐宋诗
  • 立春帖子 皇帝閣 其五

    昕陛延賢日徹曛,金蓮閲奏夜常分。 餘閒手點唐文粹,春晝長時分外勤。

    周必大 唐宋诗
  • 酴醾 其一

    紅紫從渠巧鬭新,不妨自著素衣巾。 中庭今夜群仙戲,總是廣寒宮裏人。

    滕岑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