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陂水滿,家家巢燕忙。 葉舒桑漸闇,穗重麥初昻。 高下山花發,青紅粉餌香。 亦知時節好,老大自悲傷。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處處陂水滿,家家巢燕忙。 葉舒桑漸闇,穗重麥初昻。 高下山花發,青紅粉餌香。 亦知時節好,老大自悲傷。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淚滴珠難盡,容殘玉易銷。 儻隨明月去,莫道夢魂遙。
遊宦京都二十春,貧中無處可安貧。 長羨蝸牛猶有舍,不如碩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錐頭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廬心便足,敢辭湫隘與囂塵。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
大禹受禪讓,子高辭諸侯。 退躬適外野,放浪夫何求。 萬乘造中畝,一言良見酬。 俋俋耕不顧,斯情邈難儔。
宋生昔登覽。 (中缺)那能顧蓬蓽。 (見《韋蘇州集》卷五《李博士弟以余罷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陸名山之期久而未去枉詩見問中云宋生昔登覽末云那能顧蓬蓽直寄鄙懷聊以爲答》)(按:韋應物另有《寄酬李博士永寧主簿叔廳見待》、《答李博士》、《同德寺雨後寄元侍御李博士》、《同德閣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贈二首》,均與同人之作,唯其名不詳。 傅璇琮先生《韋應物繫年考證》定應物退居同德寺爲永泰元年棄洛陽丞後。 頗疑此人即與應物過從甚密之李儋,出姑臧大房,給事中昇期之子,官至殿中侍御史,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俟得確證定之。 )。
祇爲因無用,方能伴住山。 不因無用後,伴我住應難。
吾鄉本仙窟,石井尤奇特。 民物生其間,古來蓋千億。 惟師與我家,所居共阡陌。 少小初無殊,長乃分儒釋。 術業雖不同,於道俱有得。 師爲方外遊,聲價已籍籍。 象教久衰微,頼師振業席。 爐鞴與鉗鎚,信有彌天力。 果續佛慧命,作大善知識。 我雖登禁涂,無功亦無德。 但有憂國心,徒勞竟何益。 掛冠歸林下,面亦無慚色。 知心獨有師,相視笑莫逆。 每思共談玄,傾倒此胸臆。 江浙遥相望,恨不生羽翼。 昨朝忽惠然,得得訪泉石。 一見雙眼明,歡喜幾折屐。 第念我與師,彼此頭顱白。 世路方艱難,老去合休息。 師既歸故鄉,不應復他適。 願言却世緣,來伴我幽寂。 相看成二老,永爲閭里式。
連日狂風已作難,今朝濁浪更如山。 江神堅我歸田志,故示危機一水間。
歇處何防更歇些,宿頭未到日頭斜。 風煙綠水青山國,籬落紫茄黄豆家。 雨足一年生事了,我行三日去程賒。 老夫不是如今錯,初識陶泓計已差。
窮巷蕭然一畝宮,勞勞漫刺倩誰通。 空翻故紙頭垂白,晚對清標面發紅。 諸老飄零亡幾在,百年放佚不勝窮。 擬將舊學相從問,何獨詩壇欲讓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