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骸鶴瘦復松枯,況是新霜滿鬢鬚。 醉似在家狂道士,愚于識字老耕夫。 敢言萬里封侯事,但問縱文入口無。 許我年如伏生比,逢時猶解誦唐虞。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形骸鶴瘦復松枯,況是新霜滿鬢鬚。 醉似在家狂道士,愚于識字老耕夫。 敢言萬里封侯事,但問縱文入口無。 許我年如伏生比,逢時猶解誦唐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方丈渾連水,天臺總映雲。 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羣。 此生隨萬物,何路出塵氛。
東閣一何靜,鶯聲落日愁。 夔龍暫爲別,昏旦思兼秋。 蕙草出籬外,花枝寄竹幽。 上方傳雅頌,七夕讓風流。
有起皆因滅,無暌不暫同。 從歡終作慼,轉苦又成空。 次第花生眼,須臾燭過風。 更無尋覓處,鳥跡印空中。
園密花藏易,樓深月到難。 酒虛留客盡,燈暗遠更殘。 麝想眉間印,鴉知頂上盤。 文王之囿小,莫惜借人看。
一雨三秋色,蕭條古寺間。 無端登水閣,有處似家山。 白日生新事,何時得暫閑。 將知老僧意,未必戀松關。
耿耿風雪暮,直廬未掩扉。 詠蘭幽助興,儷玉粲相輝。 氣勁琴韻切,夜深鑪火微。 雖殊江海遠,即此戀彤闈。 (見《竇氏聯珠集》。 題下原署「吏部員外郎韋貫之」)。
尋師認得本心源,兩岸俱玄一不全。 是佛何(一作「不」)須更求(一作「覓」)佛,只因從(一作「如」)此便忘言(一作「緣」)。 (見《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五燈會元》卷四。 注「一作」者爲後二書之異文。 《淳熙三山志》卷三七以前一首爲釋智真作,今不取。 )。
骨鱗骨□皆龍子。 (見宋龔鼎臣《東原錄》。 )。
自昔榮歸衮,今茲駭閱川。 天愁摧柱日,星痛殞箕年。 素履遺儒範,忠謀溢吏篇。 空餘洧鄉陌,長似峴碑前。
北澗霜翻浪,南山翠竹堆。 早酣隨夢斷,晚酌傍池開。 莫放清歡闕,從教急管催。 精深與雄健,剩欲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