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無曆日,鳥啼知四時。 二月聞子規,春耕不可遲。 三月聞黄鸝,幼婦閔蠶饑。 四月鳴布穀,家家蠶上簇。 五月鳴鴉舅,苗稚憂草茂。 人言農家苦,望晴復望雨。 樂處誰得知,生不識官府。 葛衫麥飯有即休,湖橋小市酒如油。 夜夜扶歸常爛醉,不怕行逢灞陵尉。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野人無曆日,鳥啼知四時。 二月聞子規,春耕不可遲。 三月聞黄鸝,幼婦閔蠶饑。 四月鳴布穀,家家蠶上簇。 五月鳴鴉舅,苗稚憂草茂。 人言農家苦,望晴復望雨。 樂處誰得知,生不識官府。 葛衫麥飯有即休,湖橋小市酒如油。 夜夜扶歸常爛醉,不怕行逢灞陵尉。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從容啓華館,饌玉復燒蘭。 是歲茲旬盡,良宵幾刻殘。 風迴松竹動,人息斗牛寒。 此後思良集,須期月再圓。
莫問孱愚格,天應只與閑。 合居長樹下,那稱衆人間。 跡絕爲真隱,機忘是大還。 終當學支遁,買取箇青山。
竟夕憑虛檻,何當興歎頻。 往來人自老,今古月常新。 風逆沈魚唱,松疎露鶴身。 無眠鐘又動,幾客在迷津。
善往因來詣法王,七生叢累獲銷亡。 還居忉利持章句,不遂天人戀色香。 波利一心瞻佛祖,文殊再遣往西方。 今朝國土雲幢立,□智巍巍天地長。 (見《江蘇通志稿金石略》卷六《李端符經幢》附)(按:此經幢今在無錫市錫惠公園內,爲八面刻石,先刻《佛頂尊勝陁羅尼經》幷序,後刻此詩,署「興甯沙門道朗」,詩後題記云:「大唐乾符三年歲次丙申十一月甲戌朔廿二日乙未建。 都維那僧宏益,上座僧全從,寺主僧行忠,老宿杜諫,都料郁□,直僧歲智宗。 」)。
死門上,攻戰莫(辛本、川本作「要」)逢之。 出臘(辛本、川本作「獵」)更宜朝北(辛本、川本作「此」)向,若還征戰賊亡威(辛本、川本作「滅」),決勝要逢之。
李公不愉,吾何以居。 李公不室,我何以逸。 (見《文苑英華》卷八二四苻載《鍾陵東湖亭記》)。
翠合初疑無路往,停鞭邂逅成清賞。 僧爐坐穩紙窗明,細雨忽來山竹響。
此去責雖輕,恐爲商賈資。 細瓷枉壓我,使我成徇私。
莫嫌寒漏盡,春色來應早。 風開玉砌梅,薰歇金爐草。 稚齒喜成人,白頭嗟更老。 年華箇裏催,清鏡寧長好。
已向烟霞著脚深,世間萬事不關心。 舊携鴉觜供鉏藥,新典魚須用買琴。 井上引藤初滿架,池南移竹漸成陰。 話行不必須今日,五百年間有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