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悲歌行

〔宋朝〕 陸游

士如天馬龍爲友,雲夢胸中吞八九。 秦皇殿上奪白璧,項羽帳中撞玉斗。 張綱本不問狐狸,董龍何足方雞狗。 風埃蹭蹬不自振,寶劍床頭作雷吼。 憶遇高皇識隆準,豈意孤臣空白首。 即今埋骨丈五墳,骨會作塵心不朽。 胡不爲長星萬丈掃幽洲,胡不如昔人圖復九世讎。 封侯廟食丈夫事,齪齪生死真吾羞。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遊爛柯山 二

    聖遊本無跡,留此示津粱。 架險知何適,遺名但不亡。 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難量。

    薛戎 唐宋诗
  • 古社

    古社基阯在,人散社不神。 惟有空心樹,妖狐藏魅人。 狐惑意顛倒,臊腥不復聞。 丘墳變城郭,花草仍荆榛。 良田千萬頃,占作天荒田。 主人議芟斫,怪見不敢前。 那言空山燒,夜隨風馬奔。 飛聲鼓鼙震,高燄旗幟飜。 逡巡荆棘盡,狐兔無子孫。 狐死魅人滅,煙消壇墠存。 繞壇舊田地,給授有等倫。 農收邨落盛,社樹新團圓。 社公千萬歲,永保邨中民。

    元稹 唐宋诗
  •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萬草已涼露,開圖披古松。 青山徧滄海,此樹生何峰。 孤根邈無倚,直立撐鴻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壯士胸。 樛枝勢夭矯,忽欲蟠拏空。 又如驚螭走,默與奔雲逢。 孫枝擢細葉,旖旎狐裘茸。 鄒颠蓐髪軟,麗姬眉黛濃。 視久眩目睛,倏忽變輝容。 竦削正稠直,婀娜旋敷峰。 又如洞房冷,翠被張穹籠。 亦若暨羅女,平旦妝顏容。 細疑襲氣母,猛若爭神功。 燕雀固寂寂,霧露常衝衝。 香蘭媿傷暮,碧竹慚空中。 可集呈瑞鳳,堪藏行雨龍。 淮山桂偃蹇,蜀郡桑重童。 枝條亮眇脆,靈氣何由同。 昔聞咸陽帝,近說稽山儂。 或著仙人號,或以大夫封。 終南與清都,煙雨遙相通。 安知夜夜意,不起西南風。 美人昔清興,重之猶月鐘。 寶笥十八九,香緹千萬重。 一旦鬼瞰室,稠疊張羉罿。 赤羽中要害,是非皆怱怱。 生如碧海月,死踐霜郊蓬。 平生握中玩,散失隨奴童。 我聞照妖鏡,及與神劒鋒。 寓身會有地,不爲凡物蒙。 伊人秉蕬圖,顧眄擇所從。 而我何爲者,開顏捧靈蹤。 報以漆鳴琴,懸之真珠櫳。 是時方暑夏,座內若嚴冬。 憶昔謝四騎,學仙玉陽東。 千株盡若此,路入瓊瑤宮。 口詠玄雲歌,手把金芙蓉。 濃藹深霓袖,色映琅玕中。 悲哉墮世網,去之若遺弓。 形魄天壇上,海日高曈曈。 終騎紫鸞歸,持寄扶桑翁。

    李商隱 唐宋诗
  • 魯忠王挽詞三首 三

    樹羽迎朝日,撞鐘望早霞。 故人悲宿草,中使慘晨笳。 氣有衝天劒,星無犯斗槎。 唯餘孔公宅,長接魯王家。

    宋之問 唐宋诗
  • 離夜二首 一

    東征遼水迥,北近單于臺。 戎衣挂寶劍,玉筯銜金杯。 紅燭暗將滅,翠蛾終不開。

    馬戴 唐宋诗
  • 分班曉入翔鴛閣,直舍旁連浴鳳池。 (見明刻本《錦繡萬花谷後集》卷十)。

    張說 唐宋诗
  • 六月六日夜

    藴隆豈不壞,凉氣亦徐還。 獨立清夜半,疏星蒼檜間。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長閑。 四顧何寥落,微風時動關。

    陳與義 唐宋诗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六九

    坐忘是非,默見離微。 佛祖之陶冶,天地之範圍。 髑髏眉底眼,空劫句中機。 青原赭色麒麟步,藥嶠金毛師子威。 相逢捉手,大道同歸。

    釋正覺 唐宋诗
  • 游毛公洞六首 其六

    偶因青鳥遂幽尋,翠壁蒼崖白日陰。 三扣石扉人不識,滿山松竹自悲吟。

    王之道 唐宋诗
  • 再侍經筵有感

    露門重幄紫雲開,何意孤臣得重陪。 攀樹已驚劉放老,受釐猶及賈生來。 華綈藉暖瞻宸几,甘露浮香入賜杯。 稽古雖勤成底力,心知不及漢儒才。

    宋祁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