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裘縫更暖,糲食美無餘。 摩詰病說法,虞卿窮著書。 身羸支枕久,足蹇下堂疏。 今日晴窗好,幽懷得好攄。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破裘縫更暖,糲食美無餘。 摩詰病說法,虞卿窮著書。 身羸支枕久,足蹇下堂疏。 今日晴窗好,幽懷得好攄。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江城五馬楚雲邊,不羨雍容畫省年。 才子舊稱何水部,使君還繼謝臨川。 射堂草遍收殘雨,官路人稀對夕天。 雖臥郡齋千里隔,與君同見月初圓。
時難訪親戚,相見喜還悲。 好學年空在,從戎事已遲。 聽琴泉落處,步履雪深時。 惆悵多邊信,青山共有期。
君莫以富貴,輕忽他年少。 聽我暫話會稽朱太守,正受凍餓時。 索得人家貴傲婦,讀書書史未潤身。 負薪辛苦胝生肘,謂言琴與瑟。 糟糠結長久,不分殺人羽翮成。 臨臨沖天婦嫌醜,□□□□□□□。 其奈一朝太守振羽儀,鄉關晝行衣錦衣。 哀哉舊婦何眉目,新壻隨行向天哭。 寸心金石徒爾爲,杯水庭沙空自覆。 乃知愚婦人,妬忌陰毒心。 唯救眼底事,不思日月深。 等閑取羞死,豈如甘布衾。
離宮散螢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 月綴金鋪光脈脈,涼苑虛庭空澹白。 露花飛飛風草草,翠錦斕斑滿層道。 雞人罷唱曉瓏璁𤧚,鴉啼金井下疎桐。
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 嬌郎癡若雲,抱日西簾曉。 枕是龍宮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 歸來已不見,錦瑟長於人。 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識。
昔去真無奈,今還豈自知。 青辭木奴橘,紫見地仙芝。 四海秋風闊,千嵓暮景遲。 向來憂際會,猶有五湖期。
元日更新夜,齋身稱淨衣。 數星連斗出,萬里斷雲飛。 霜下磬聲在,月高壇影微。 立聽師語了,左肘繫符歸。
村橋西路雪初晴,雲暖沙乾馬足輕。 寒澗渡頭芳草色,新梅嶺外鷓鴣聲。 郵亭已送輕車發,山館誰將候火迎。 落日千峰轉迢遰,知君回首望高城。
墨妙復辭雄,扁舟訪遠公。 □(趙紹祖《金石文鈔》卷七作「雲」)天書梵□(《金石文鈔》作「字」,)霜月步蓮宮。 跡寄雙林下,名留刼石中。 遙知松逕望,棠(《金石文鈔》作「栗」)葉滿山紅。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八。 )(又見《兩浙金石志》卷一,第三句不缺,文同《金石文鈔》,末句作「棠葉滿山紅」。 )(〖1〗石刻於題下原署「明州刺史于季友」。 按阿育王寺在今浙江鄞縣阿育王山中,此詩及後范的酬和詩附鐫於《阿育王里常住田碑》後。 碑末有太和七年十二月一日于季友作《碑後記》,則兩詩之作,當亦在同時。)。
秋風吹白雲,觸處自何谷。 初猶半洞門,欻出遍巖腹。 零落依水湄,片段掛枯木。 餘影透微白,滅跡混空綠。 煙蘿自翳島,溆荇徒縈曲。 安知蒼梧野,下覆猿鳥哭。 誰能久徘徊,返顧視黄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