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書逼楊風子,畫亦憑陵蜀兩孫。 豈是天公憎絕藝,一生憔悴向衡門。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王郎書逼楊風子,畫亦憑陵蜀兩孫。 豈是天公憎絕藝,一生憔悴向衡門。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
可重是寒山,白雲常自閑。 猨啼暢道內,虎嘯出人間。 獨步石可履,孤吟藤好攀。 松風清颯颯,鳥語聲𠴨𠴨。
厚於鐵圍山上鐵,薄似雙成仙體纈。 蜀機鳳雛動蹩躠,珊瑚枝枝撐著月。 王愷家中藏難掘,顏回飢僝愁天雪。 古松直筆雷不折,雪衣女啄蟠桃缺。
刻□□材圓,相成□不偏。 守規心已正,受省禮仍全。 有節通貞幹,無邪抱直弦。 向非兼羽翼,何得札俱穿。
歐冶銛鋒價最高,海中收得用吹毛。 龍鳳繞,鬼神號,不見全牛可下刀。 (以上三十九首,均見嘉慶間刻本《機緣集》,原爲宋大觀四年風涇海會寺石刻。 轉錄自《詞學》第二期刊施蟄存先生《船子和尚撥櫂歌》。 宋明間收錄船子和尚詩偈的著作,筆者所見有: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五、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六收第一首,宋釋慧明《五燈會元》卷五收其一、其二、其三、其七、其八、其九,共六首,宋吳聿《觀林詩話》收第三十九首,元至元《嘉禾志》卷三二收其一至其六,共六首,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三收第三首,楊慎《藝林伐山》卷十七收第一至第三首,今即據諸書所引出校。 )(〖1〗《機緣集》附石刻後呂益柔跋云:「雲間船子和尚嗣法藥山,飄然一舟,泛於華亭吳江洙涇之間。 夾山一見悟道。 嘗爲《撥櫂歌》,其傳播人口者纔一二首。 益柔於先子遺篇中得三十九首,屬詞寄意,脫然迥出塵網之外。 篇篇可觀,決非庸常學道輩所能亂真者。 因書以遺風涇海會卿者,俾鑱之石,以資禪客翫味云。 」〖2〗吳聿《觀林詩話》:「華亭船子和尚詩,少見於世,呂益柔刻三十九首於楓涇寺,云得其父遺編中。 ……涪翁屢用其語。 」)。
檻外征帆次第行,漁歌偏唱《竹枝》聲。 荷翻水面真珠碎,柳颺灣頭綠綫輕。 巒隱九疑忘去處,淚經千古轉分明。 寥寥日暮雲空淡,應爲嚴妝廟貌清。 (《燈下閑談》卷下《湘妃神會》)。
箇住山人,平生慣貧。 寒枯青嶂骨,閑淡白雲身。 無影樹頭兮露鶴夢月,不萌枝上兮華蜂採春。
達幻方能應物,忘心乃可循門。 在昔我嘗用此,而今持以贈君。
坐看嘉樹溢枯流,快作南江汗漫遊。 曉岸林巒光寫鏡,夜窗風露冷涵秋。 謏聞豈解論三豕,澀思真如曳九牛。 但喜維舟時接席,一篇珠玉勝封侯。
勳業毋庸攬鏡頻,空餘白髮向人親。 未論骨相無三甲,細數年華有六身。 泉石相看應笑我,萍蓬不定幾經春。 尚須勇往趁晴日,竹外疏梅應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