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恩四賦仙祠祿,每忍慚顔救枵腹。 五秉初辭官粟紅,一瓢自酌巖泉綠。 天公乘除不負汝,宿疾微平歲中熟。 嗚呼字字細讀逍遥篇,此去八十有幾年。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寬恩四賦仙祠祿,每忍慚顔救枵腹。 五秉初辭官粟紅,一瓢自酌巖泉綠。 天公乘除不負汝,宿疾微平歲中熟。 嗚呼字字細讀逍遥篇,此去八十有幾年。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眇眇方輿,蒼蒼圜蓋。 至哉樞紐,宅中圖大。 氣調四序,風和萬籟。 祚我明德,時雍道泰。
冽冽霜殺春,枝枝疑纖刀。 木心既零落,山竅空呼號。 班班落地英,點點如明膏。 始知天地間,萬物皆不牢。
商山陽城驛,中有歎者誰。 云是元監察,江陵謫去時。 忽見此驛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陽道州,名姓同於斯。 憐君一寸心,寵辱誓不移。 疾惡若巷伯,好賢如緇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爲。 改爲避賢驛,大署於門楣。 荆人愛羊祜,戶曹改爲辭。 一字不忍道,況兼姓呼之。 因題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詩成寄與我,鏘若金和絲。 上言陽公行,友悌無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離。 次言陽公迹,夏邑始棲遲。 鄉人化其風,少長皆孝慈。 次言陽公道,終日對酒巵。 兄弟笑相顧,醉貌紅怡怡。 次言陽公節,謇謇居諫司。 誓心除國蠹,決死犯天威。 終言陽公命,左遷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歸。 一一皆實錄,事事無孑遺。 凡是爲善者,聞之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無其人,來者亦可思。 願以君子文,告彼大樂師。 附於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聞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諫從如流,佞臣惡如疵。 宰相聞此章,政柄端正持。 進賢不知倦,去邪勿復疑。 憲臣聞此章,不敢懷依違。 諫官聞此章,不忍縱詭隨。 然後告史氏,舊史有前規。 若作陽公傳,欲令後世知。 不勞敘世家,不用費文辭。 但於國史上,全錄元稹詩。
年年長是阻佳期,萬種恩情只自知。 春色轉添惆悵事,似君花發兩三枝。
桑柘遠連雲。 (見《嘉泰吳興志》卷二十)。
崇真起善立玄堂,謹奉朝昏兩炷香。 內侍孀親行孝道,外持貞正合三光。 常行矜憫提貧困,每施慈悲挈下殃。 他日聰明如省悟,也應歸去到仙鄉。 (同前第五六二頁。 )。
去年三月洛城遊,今日尋春到鳳州。 欲托雙魚附歸信,嘉陵江水不東流。
早緣疏拙遂歸耕,晚爲沉綿得養生。 藥鑱釣竿緣已熟,海村山市眼偏明。 安西萬里人何在,廣武千年恨未平。 但使蓮峰歸路穩,亦無閑手揖公卿。
舟中萬里行,燈下一陽生。 不減在家好,都忘爲旅情。 霜乾風愈勁,雲淡月微明。 况有詩兼酒,樽前莫問更。
門外千竿竹繞牆,清風終日注回廊。 五年未續夢中夢,得得來追三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