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病鶴寄樊籠,此去鴻冥萬里空。 未論蓴羹與羊酪,新秔要勝太倉紅。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一生病鶴寄樊籠,此去鴻冥萬里空。 未論蓴羹與羊酪,新秔要勝太倉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兩年戴武弁,趨侍明光殿。 一朝簪惠文,客事信陵君。 簡異當朝執,香非寓直熏。 差肩何記室,攜手李將軍。 玉鐙初回酸棗館,金鈿正舞石榴裙。 忽驚萬事隨流水,不見雙旌逐塞雲。 感舊撫心多寂寂,與君相遇頭初白。 暫誇五首軍中詩,還憶萬年枝下客。 昨日留歡今送歸,空披秋水暎斜暉。 閑吟佳句對孤鶴,惆悵寒霜落葉稀。
海上清光發,邊營照轉悽。 深閨此宵夢,帶月過遼西。
越兵驅綺羅,越女唱吳歌。 宮燼花聲少,臺荒麋跡多。 茱萸垂曉露,菡萏落秋波。 無遣君王醉,滿城嚬翠蛾。
建陽門外柳千條,斜插鸞篦小錯刀。 紫袖握蟬聲欲絕,紅巾撲蝶勢潛高。 愁眉對照烟江柳,嫩臉初開露井桃。 閑把金釵惱鸚鵡,亂聲啞嘎落輕毛。 (以上《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 )(《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收李郢詩卷,原藏於淳化軒。 卷末有樂全居士、柯九思、陳繹曾、周仁榮、張翥五人附跋。 茲錄前三人跋如次。 )(〖1〗其一:李公嘗出守房陵商州,有善政,以能詩聞諸公間,有文集行於世。 此詩翰墨豪健,自成一家。 宣和六年季夏一日,樂全居士書。 〖原注:張密學諱確,字子固。 〗〖2〗其二:右唐李郢字楚望書七言詩真跡,後有張樂全跋,曾入紹興內府,合縫小璽具存。 詩法清麗,筆意飄撇,自有一種風氣。 僕僅見宣和所收許渾詩稿,精緻亦如之,足以見唐人所尚,流風餘韻,令人興起。 至治初,以佳本定武《蘭亭》易得之,愛玩不能去手。 丹丘柯九思識。 〖3〗其三:唐李楚望端公大中十年七言詩一卷。 楚望以是歲登進士第,其上主司詩云:「閉戶偶多鄉老譽,讀書精得聖人言。 」視「一日看盡長安花」,殆有間矣。 宜其疏於馳競,以藩鎮從事終也。 此紙鳥絲欄絕精緻,字畫有歐柳意。 楚望居餘杭,豈出於故家遺俗之所傳者歟? 泰定元年十月十三日,吳興陳繹曾書。 )。
寶冊尊徽號,香泥潔武都。 齋心期太乙,恭己答元符。 玉輅嚴清制,琅函秘聖謨。 竹宮陳帝拜,嵩極動神呼。 彩霧霏三境,祥輝燭九區。 況當精歲出,仍與上辛俱。 永接千齡統,長膺五老圖。 清編流景鑠,禮自百王無。
久閟天公澤,焦然品彙情。 遏雲虹屢飲,擊海電空明。 禱祀山川遍,薰修道釋并。 帝心終閔物,國力未休兵。 帽覆烏龍頂,軍移黑蟻營。 乍看雲葉密,遥想浪花平。 早熟攙先刈,高荒趁晚耕。 歸逋庭少訟,交潤水無爭。 喜氣連城洽,餘波集澮盈。 蕉心重自展,荷葉密相傾。 菊映蘭兼茂,松連竹共清。 杯觴初料理,書帙尚縱橫。 欲賦田園樂,猶慚組綬縈。 隠淪千古重,名利一絲輕。 釣客風流遠,農師局次生。 庶幾逃責罰,戶戶有坻京。
宮垣寶勢壓靈鼇,䆗窱齋房宿幕高。 倦枕不知秋已至,商音半夜入雲璈。
帝祚隆三葉,仁風被九垠。 泥金封禪後,汗簡典墳新。 祖訓敷皇極,奎星耀紫宸。 儒家尊首志,文論歉前塵。 好生兵遂偃,崇儉俗還淳。 傳寶參河洛,重光待聖神。 求講深紬繹,退訪極諮詢。 治紹堯稽古,歡諧舜事親。 披編茲有獲,徹卷豈辭頻。 錫予恩波浹,榮華宴俎陳。 奏詩無傑句,拜手愧名臣。
東閣官梅已退粧,遠村沙柳發新黄。 遥知歸去西江路,定有飛花觸地香。
去年寒食猶依然,海棠花落南溪前。 風隨雨雪作三厄,燕支落盡無人憐。 今年花下去年色,不暖不寒三月天。 花間置酒君有意,我負宿約慚周旋。 年年惜春春易老,春去花殘常恨早。 勸君更辦一杯春,明朝捲地東風掃。 園溪已漲桃花急,月明夜釣漁舟笠。 君能割我半亭溪,寧嘆此錐無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