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東村步歸二首 其一

〔宋朝〕 陸游

野渡霜風冷,茆簷夕照明。 催科醉亭長,聚學老書生。 山果紛丹漆,村醪任濁清。 路回家忽近,柳外小橋橫。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藍上茅茨期王維補闕

    山中人不見,雲去夕陽過。 淺瀨寒魚少,叢蘭秋蝶多。 老年疎世事,幽性樂天和。 酒熟思才子,溪頭望玉珂。

    錢起 唐宋诗
  • 奉和聖製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偶聖覩昌期,受恩慙弱質。 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 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 平臯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 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 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崔元翰 唐宋诗
  • 行路難三首 一

    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崑崙。 披霄決漢出沆漭,瞥裂左右遺星辰。 須臾力盡道渴死,狐鼠蜂蟻爭噬吞。 北方竫人長九寸,開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飲食滴與粒,生死亦足終天年。 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兒女相悲憐。

    柳宗元 唐宋诗
  • 秋蝶二首 二

    似厭栖寒菊,翩翩占晚陽。 愁人如見此,應下淚千行。

    羅鄴 唐宋诗
  • 只訛些子緣,應耗沒多光。 臂鷹健卒懸氈帽,騎馬佳人卷畫衫。 每過私第邀看鶴,長著公裳送上驢。 名紙毛生五門下,家僮骨立六街中。 雲間鬧鐸騾駝至,雪裏殘骸虎拽來。 樹上諮諏批頰鳥,窗間壁駮叩頭蟲。 莫欺零落殘牙齒,曾吃紅綾餅餤來。 渡水蹇驢雙耳直,避風羸僕一肩高。 高據襄陽播盛名,問人人道是詩星。 涼雨打低殘菡萏,急風吹散小蜻蜓。

    盧延讓 唐宋诗
  • 結素魚貽友人

    尺素如殘雪,結爲雙鯉魚。 欲知心裏事,看取腹中書。

    李冶 唐宋诗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沙界人王塔,金繩梵帝遊。 言從[祇]樹賞,行翫菊叢秋。 御酒調甘露,天花拂綵旒。 堯年將佛日,同此慶時休。

    李迥秀 唐宋诗
  • 白雲向空盡(原注:《類詩》作焦郁。《全唐詩》五○五作焦郁詩〖1〗)

    白雲生(一作「昇」)遠岫,搖曳入晴空。 乘化隨舒卷,無心任始終。 欲銷仍白(一作「帶」)日,將斷或(一作「更」)因風。 勢薄飛難定,天高色易窮。 影收元氣表,光滅太虛中。 況(一作「儻」)若從龍去(一作「出」),還施潤(一作「濟」)物功。 (《文苑英華》一八二《省試》)(明刻本《文苑英華》注引《類詩》,指宋人所編之《唐宋類詩》,其於省試諸詩的歸屬,與《文苑英華》有異。 就今所可考知之各例看,多以《文苑英華》所署者爲長。 而《全唐詩》多從《類詩》,似未允。 )。

    周存 唐宋诗
  • 改高陵人頌劉仁師詩(題擬)

    噫涇水之逶迤,溉我公兮及我私。 水無心兮人多僻,錮上游兮乾我澤。 時逢理兮官得材,墨綬繠兮劉君來。 能愛人兮恤其隱,心既公兮言既盡。 縣申府兮府聞天,積憤刷兮沈痾痊。 劃新渠兮百畝流,行龍蛇兮止膏油。 遵水式兮復田制,無荒區兮有良歲。 嗟劉君兮去翺翔,遺我福兮牽我腸。 紀成功兮鐫美石,求信詞兮昭懿績。 (見《劉賓客集》卷二《高陵縣令劉君遺愛碑》)(〖1〗碑云:「先是高陵人蒙被惠風而惜於捨去,發于胸懷,播爲聲詩。 今采其旨而變其詞,志于石。 」)。

    劉禹錫 唐宋诗
  • 次韻鄧天啟遊南國

    秋犬吠夷門,誰能拊其背。 懷安壯士羞,竊食替操耒。 無由一當虜,鬰鬰嚼齒碎。 故人何自來,適與芳時對。 笑我塵土中,勃窣守闤闠。 城南出携手,遠取韓孟配。 心期汗漫遊,目極泬寥內。 舞雩追點也,峴首畧湛輩。 豫愁君興闌,復遣我心憒。 歸來疑夢斷,清境皎不昧。 哦君斜川詩,汲井沃枯肺。 願言薦清廟,勿賦風雨晦。

    朱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