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自警

〔宋朝〕 陸游

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 晚節雖知難,猶覬終一豁。 悲哉老病馬,解縱誰復秣。 既辭箠轡勞,始愛原野闊。 飲澗嚙霜菅,亦可數年活。 勿復思長途,嘶鳴望天末。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柳司馬至

    有使歸三峽,相過問兩京。 函關猶出將,渭水更屯兵。 設備邯鄲道,和親邏些城。 幽燕唯鳥去,商洛少人行。 衰謝身何補,蕭條病轉嬰。 霜天到宮闕,戀主寸心明。

    杜甫 唐宋诗
  • 上李常侍

    旌旗曉過大江西,七校前驅萬隊齊。 千里政聲人共喜,三軍令肅馬前嘶。 恩霑境內風初變,春入城陰柳漸低。 桃李不須令更種,早知門下舊成蹊。

    戎昱 唐宋诗
  • 隨陽雁歌送兄南遊

    塞鴻聲聲飛不住,終日南征向何處。 大漠窮陰多沍寒,分飛不得長懷安。 春去秋來年歲疾,湖南薊北關山難。 寒飛萬里胡天雪,夜度千門漢家月。 去住應多兩地情,東西動作經年別。 南州風土復何如,春雁歸時早寄書。

    劉商 唐宋诗
  •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十六

    何處深春好,春深幼女家。 雙鬟梳頂髻,兩面繡帬花。 妝壞頻臨鏡,身輕不占車。 鞦韆爭次第,牽拽綵繩斜。

    劉禹錫 唐宋诗
  • 奉和思黯相公雨後林園四韻見示

    新晴夏景好,復此池邊地。 煙樹綠含滋,水風清有味。 便成林下隱,都忘門前事。 騎吏引歸軒,始知身富貴。

    白居易 唐宋诗
  • 琵琶泓石壁詩刻(按《山西通志》《山右金石記》卷九著錄《》,謂「詩七古一首,見《鳯臺縣志》。」檢《全唐詩》無考卷有權澈五言《題沈黎城》一首。此七古《琵琶泓詩》,蓋未收。)

    咨予白髪年,始佐丹水曲。 夙願解塵組,幸兹洗煩欲。 琵琶翠泓湛且清,屏風畫壁勢相迎。 檉柏颼飀雜風雨,龜龍睗睒游虛明。 北行七里有靈跡,潭中聖字看歷歷。 一符君德應明時,一契吾真誓幽適。 由來此泓□□傳,今夕覩之信可憐。 夷猶頓使宦積薄,日暮濯纓心浩然。 (見乾隆四十八年官刊本《鳯臺縣志》卷十七)(此詩又見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卷七,詩題作《琵琶泓作幷序》。 詩前有序,錄如次:「予頃嘗秉憲,負譴而遷,才散數奇,屢移邦國。 爰初至止,即聞有兹勝,迨今一游,果覯殊絕。 澄灣納溜,激射成雷,峭壁迴景,周流如畫,嘉木潛鱗,又不可名也。 北去七里復有石潭焉,潭中有聖字,了了可覩,峰巒相屬,宛似屏障。 閒行其中,潛洞幽窟,信爲靈異。 予超然有獨往之意,而賦是詩。 」詩中有二處稍異。 第六句「相迎」作「相適」,疑誤。 第十五句琵琶泓石壁詩刻「宦積」作「宣清」,疑原應作「宦情」。 )(〖1〗《鳯臺縣志》〖姚學甲等纂修〗卷十九《輯錄部》謂:「唐清九壁詩序石刻在琵琶泓,朝議大夫高平郡別駕權澈詞,錢塘縣尉瑯琊王紓書,天寶五載夏五月二十日。 從末行逆讀自序,其秉憲被譴,來佐丹曲,訪兹勝遊,詩字俱佳。 考天寶五載、元宗丙戌。 權澈名,新舊《唐書》俱不載。 權氏,《宰相世系表》及姓族諸書並無其人,或非天水一族也。 郡人王紓,想以瑯琊地望而係之。 」)。

    權澈 唐宋诗
  • 三傷頌 其三

    傷嗟造蜜蜂,忙忙採花蘂。 接翼入芳業,分頭傍煙水。 抱蘂唼香滋,尋花戀春餌。 驅馳如有縈,盤旋若遭魅。 蹭蹬遇絲羅,飄零餵螻蟻。 才能翅翼成,方始窠巢備。 惡人把火燒,哀鳴樹中死。 蜜是他人將,美是他人美。 虛忙百草頭,於身有何利。 世有少智人,與此恰相似。 只緣貪愛牽,幾度虛沈墜。 夏日歲處浮生,十年作童稚。 一半悲與愁,一半病與悴。 除折算將來,能得幾多子。 更將有漏身,自翳無生理。 永不見如來,都緣開眼睡。 蜜蜂蜜蜂休役役,空哉終是他人喫。 世人世人不要貪,留富他人有何益。

    伏牛上人 唐宋诗
  • 次韻江謝送花倡酬三首 其三

    乘桴何計去浮家,學舞空餘短袖嗟。 自笑繽紛蘭佩老,欲將心迹問重華。

    朱松 唐宋诗
  • 題西白山齊雲閣

    山雲吹斷路頭開,此處疑穿月脅來。 怪底行人看碧落,笑談容易作風雷。

    釋仲皎 唐宋诗
  • 野庵分題 笋指

    春來初見着斑衣,一束纖纖玉未肥。 試捧銀笙按工尺,聽君一曲阮郎歸。

    史浩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