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還吳鬢已絲,歷年二紀固應衰。 寧知病思沉綿日,又見秋風摇落時。 錦雉白魚供野餉,青林紅樹入新詩。 東村寂寂風烟晚,酒挂驢肩又一奇。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蜀道還吳鬢已絲,歷年二紀固應衰。 寧知病思沉綿日,又見秋風摇落時。 錦雉白魚供野餉,青林紅樹入新詩。 東村寂寂風烟晚,酒挂驢肩又一奇。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不是愛花即肯死,只恐花盡老相催。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葉商量細細開。
江上花木凍,雨中零落春。 應由放忠直,在此成漂淪。 嘉豔皆損汙,好音難殷勤。 天涯多遠恨,雪涕盈芳辰。 坐哭青草上,臥吟幽水濱。 興言念風俗,得意唯波鱗。 枕席病流濕,簷楹若飛津。 始知吳楚水,不及京洛塵。 風浦蕩歸棹,泥陂陷征輪。 兩途日無遂,相贈唯沾巾。
羌竹繁弦銀燭紅,月光初出柳城東。 忽見隱侯裁一詠,還須書向郡樓中。
參差峯岫晝雲昏,入望攀蘿濁浪奔。 震澤湧山來北岸,華陽連洞到東門。 日生樹掛紅霞脚,風起波搖白石根。 聞有上方僧住處,橘花林下採蘭蓀。 (見《宋詩紀事》引《吳都志》。 )(見《吳郡志》卷三三《郭外詩》,爲同題二首之一。 《吳郡志》云:「水月禪院,在洞庭山縹緲峰下。 ……天祐四年,刺史曹珪以明月名之。 皇朝祥符間,詔易今名。 」贊寧卒於咸平四年〖據《釋氏疑年錄》〗,易名水月爲其身後事,詩題似應作《寄題明月禪院》。 )。
三年烏石僧房居,忍饑待次真臞儒。 有意載酒問奇字,無事閉門抄異書。 一行作吏去漳水,斂版趨廊參刺史。 胸中豪氣半銷磨,稍覺風波生眼底。 高郎高郎君莫嗔,舉世未有如君貧。 毀官不復謁時宰,老大甘爲行路人。 君今業已臨民社,辦取催科時下下。 不然彭澤歸去來,簿領笞榜何爲哉。 男兒策勳有時節,家世況自圖雲臺。
脫迹塵囂外,悠然寄此亭。 池平一鑑浄,山遠數螺青。 身世驚殘夢,行藏忌獨醒。 惟閑即近道,不必玩丹經。
福州多僧天下聞,緇衣在處如雲屯。 何人能了一大事,齋魚粥鼓徒紛紛。 雲中復表第二月,何異汙渠鑑毛髮。 不獨詩人水鏡昏,定知佛祖龕燈滅。 道人朅來南山下,蓋頭隨分茅一把。 菩薩果地已孤高,石廩峯前更瀟灑。 草菴初就來乞名,試往尋之水竹清。 莫訝此菴安四壁,大千沙界總分明。 觀君所至金碧煥,公才利用如澄觀。 隣僧無頼苦侵疆,何似古人不爭畔。 從他三毒癡貪嗔,我自元無一點塵。 携菴南北東西住,萬象光中獨露身。
平生一靈臺,機智得深屏。 出使星移天,歸朝月生嶺。 上書肺肝露,不事頰舌逞。 事狀嚴歷歷,九原忽蘇醒。
澆書滿挹浮蛆瓮,攤飯横眠夢蝶床。 莫笑山翁見機晚,也勝朝市一生忙。
塵埃車馬日駸駸,誰解從君一散襟。 待我清秋有閑日,抱琴來寫萬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