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東吳到處遊,千巖萬壑獨吾州。 短篷載月娥江夜,小蹇尋詩禹寺秋。 村酒可賒常痛飲,野人有興即相求。 何由喚得王摩詰,爲畫湖橋一片愁。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西蜀東吳到處遊,千巖萬壑獨吾州。 短篷載月娥江夜,小蹇尋詩禹寺秋。 村酒可賒常痛飲,野人有興即相求。 何由喚得王摩詰,爲畫湖橋一片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楚澤雪初霽,楚城春欲歸。 清淮變寒色,遠樹含清暉。 原野已多思,風霜潛減威。 與君同旅雁,北向刷毛衣。
暫駐旌旗洛水堤,綺筵紅燭醉蘭閨。 美人美酒長相逐,莫怕猿聲發建溪。
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曲始成。 一曲四調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
苔覆石床新,師曾占幾春。 寫留行道影,焚却坐禪身。 塔院關松雪,經房鎖隙塵。 自嫌雙淚下,不是解空人。
結交三十載,同遊一萬里。 情爲契闊生,心由別離死。 拜恩前後人,從宦差池起。 今爾歸漢東,明珠報知己。
一宿山前店,旅情安可窮。 猨聲鄉夢後,月影竹窗中。 南楚征途闊,東吳舊業空。 虎溪蓮社客,應笑此飄蓬。
玉座新規盛,金章舊制非。 列城初執禮,清廟重垂衣。 不覩千箱詠,翻愁五稼微。 祇將蘋藻潔,寧在餼牢肥。 徙市行應謬,焚巫事亦違,至誠期必感,昭報意猶希。 海日明朱檻,谿煙濕畫旗。 迴瞻郡城路,未欲背山歸。 (《會稽掇英總集》卷八)(〖1〗《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四二《集古錄跋尾》卷九《唐薛苹唱和詩》〖大和中〗云:「右薛苹唱和詩,其間馮宿、馮定、李紳皆唐顯人,靈澈以詩名後世,皆人所想見者,然詩皆不及苹,豈唱者得於自然,和者牽於強作耶!」〖2〗《寶刻叢編》卷十三引歐陽棐《集古錄目》云:「《唐禹廟詩》,唐浙東觀察使越州刺史薛苹詩,不著書人名氏。 苹初至鎮,易禹廟金紫服以冠冕,後因祈雨,作此詩,其和者鹽鐵轉運崔述等凡十七首。 」按:岑仲勉先生《貞石證史·薛苹唱和詩即禹廟詩》對此詩考證甚詳,可參看。 惟訂歐陽修云「大和中」刻石爲誤,實未察《集古錄跋尾》著錄年歲,爲刻石時間而非寫作時間,爲小疵耳。 )。
我住湖山歲月賒,年年長醉海棠花。 憶昨君來花未放,却言花放定相過。 亦欲花間同一醉,肯教垂老負陽和。 東風始動花始蕊,君已翩然到我家。 意君爲花必少駐,那知事復成參差。 眼底垂絲先弄影,一時浮艷亦堪誇。 豈若神仙真態度,紅粧翠袖肩相摩。 躊躇花下不忍別,回頭彼此奈愁何。 匆匆直向剡溪去,急爲饑民救札瘥。 萬人既欲全性命,賞心樂事自應那。 待得明春來修好,因循又恐成蹉跎。 世間萬事無不爾,不用逢春苦歎嗟。 如君年年走塵俗,深疑天不付芳華。 何似相隨林下住,共將爛醉爲生涯。 不但有花供笑語,還應有句助吟哦。
神農醫王七十毒,金粟如來四百病。 未如一卷混沌書,淡飯麤羹學清凈。
吾皇尚柔理,北客來輸平。 投戈講文藝,虞庠萃群英。 藹藹六年間,人物如西京。 菁莪各成材,龍虎巍標名。 東嘉號多士,半作鴻都生。 昭然藻鑑中,不負事業精。 先進日通顯,天衢作雷轟。 後生益可畏,行藝方蜚聲。 賢哉汝南丈,頭角令人驚。 撐腸飽文史,欲振三年鳴。 偃蹇未如志,造物殊無情。 歸來務遵養,絕意蝸角爭。 高堂有慈親,祿養須大烹。 壯懷不能已,千里提短檠。 掉頭脫塵鞅,舉翼摩太清。 賤子忝交末,平生荷推誠。 緬懷去年春,駕言共西征。 悠悠舊時路,君今獨先行。 江梅弄春色,愛日烘新晴。 勿憚行役苦,會見歸來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