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汝爲父子,忽逾五十年。 平生知幾別,此別益酸然。 念汝髮亦白,執手河橋邊。 西行過臨平,想汝小繫船。 悠悠陽羨路,渺渺雲陽川。 京江昔所遊,想像在目前。 今茲兩使君,幸有宿昔緣。 汝雖登門晚,世好亦牽聯。 顧於賞罰間,其肯爲汝偏。 夙夜佐而長,努力忘食眠。 醇如新豐酒,清若鶴林泉。 棠宜使可愛,蒲正不須鞭。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與汝爲父子,忽逾五十年。 平生知幾別,此別益酸然。 念汝髮亦白,執手河橋邊。 西行過臨平,想汝小繫船。 悠悠陽羨路,渺渺雲陽川。 京江昔所遊,想像在目前。 今茲兩使君,幸有宿昔緣。 汝雖登門晚,世好亦牽聯。 顧於賞罰間,其肯爲汝偏。 夙夜佐而長,努力忘食眠。 醇如新豐酒,清若鶴林泉。 棠宜使可愛,蒲正不須鞭。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長相思,在桂林,蒼梧山遠瀟湘深。 秋堂零淚倚金瑟,朱顏搖落隨光陰。 長宵嘹唳鴻命侶,河漢蒼蒼隔牛女。 寧知一水不可渡,況復萬山修且阻。 綵絲織綺文雙鴛,昔時贈君君可憐。 何言一去瓶落井,流塵歇滅金爐前。
未能同隱雲林下,且復相招祿仕間。 隨月有錢勝賣藥,終年無事抵歸山。 鏡湖水遠何由汎,棠樹枝高不易攀。 惆悵八科殘四在,兩人榮鬧兩人閑。
相知皆是舊,每恨獨遊頻。 幸此同芳夕,寧辭倒醉身。 燈光遙映燭,萼粉暗飄茵。 明月分歸騎,重來更幾春。
暮雨淒淒深院閉,燈前凝坐初更。 玉釵低壓鬢雲橫,半垂羅幕,相映燭光明。 終是有心投漢珮,低頭但理秦箏。 燕雙鸞偶不勝情,只愁明發,將逐楚雲行。
輕脣利舌傍侯門,送諂承顏日月新。 愛與大官添弟子,能將小藥獻夫人。 秤頭不放分毫過,對面常如割骨貧。 更有一般奸太曬,聚錢唯趁買金銀。
薄薄落落霧(別本作「路」)不分,夢中喚作梨花雲。 瑤池水光蓬萊雪,青葉白花相次發。 不從地上生枝柯,合在天頭遶宮闕。 天風微微吹不破,白艷却愁香涴露。 玉房綵女齊看來,錯認仙山鶴飛過。 落花散粉飄滿空,梨花顏色同不同。 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從夢中。 無人爲我解此夢,梨花一曲心珍重。 (見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六)(按:《墨莊漫錄》:「東坡作梅花詞云:『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注云:『唐王建有《夢看梨花雲詩》。 』予求王建詩,行世甚少,唯印行本一卷,乃無此篇。 後得之於晏元獻《類要》中。 後又得建全集七卷,乃得全篇,題云《夢好梨花歌》。 〖詩略〗或誤傳爲王昌齡,非也。 」另參本書卷九王昌齡詩附按。 )。
黃蛇獨吼,天下人走。 (見《廣卓異記》卷六)。
聲聞厭喧求靜,猶如棄麵求餅。 餅即從來是麵,造作隨人百變。 煩惱即是菩提,無心即是無境。 生死不異湼槃,貪嗔如焰如影。 智者無心求佛,愚人執邪執正。 徒勞空過一生,不見如來妙頂。 了達淫慾性空。 鑊湯鑪炭自冷。
閒愛鶴立木,靜嫌僧叩門。 是非花莫笑,白黑手能言。 心遠闊塵境,路幽迷水村。 逢人不須說,自喚小桃源。
黄紙初開喜可知,追懷平昔却成悲。 生當京國承平日,仕及皇家再造時。 小草出山初已誤,斷雲含雨欲何施。 兒孫賀罷仍無事,却赴幽人把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