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見聽時心。 離聲怨調秋堂夕,雲向蒼梧湘水深。
无
其他无
〔唐朝〕 楊巨源
禪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見聽時心。 離聲怨調秋堂夕,雲向蒼梧湘水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稅駕倚扶桑,逍遙望九州。 二老佐軒轅,移戈戮蚩尤。 功成棄之去,乘龍上天遊。 天上見玉皇,壽與天地休。 俯視崑崙宮,五城十二樓。 王母何窈眇,玉質清且柔。 揚袂折瓊枝,寄我天東頭。 相思千萬歲,大運浩悠悠。 安用知吾道,日月不能周。 寄音青鳥翼,謝爾碧海流。
積旱忽飛澍,烝民心亦傾。 郊雲不待族,雨色飛江城。 燋稼濯又發,敗荷滋更榮。 時隨霧縠重,乍集柳絲輕。 一宿恐魚飛,數朝徵鸛鳴。 毒暑澄爲冷,高塵滌還清。 乃知陰隲數,制在造化情。 及此接歡賀,臨風聞頌聲。
敢謂神仙手,多懷老比丘。 編聯來鹿野,酬唱在龍樓。 洛浦精靈懾,邙山鬼魅愁。 二南風雅道,從此化東周。
(《唐語林》七《補遺》云:「李衛公頗升寒素。 舊府解有等第,衛公既貶,崔少保龜從在省,子殷夢爲府解元。 廣今諸生爲詩云云。 盧渥司徒以府元爲第五人,自此廢等第。 」又《唐摭言》七云:「李太尉德裕頗爲寒畯〖《紀事》爲素〗開路,及謫官南去,或有詩曰:「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 」〖又《雲谿友議》云:「後之文場困辱者,若周人之思鄉焉。 皆曰:『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回首望崖州』。 」《唐新的紀事》及《全唐詩》無名氏詩句同,亦均只存後二句。 )省司府局正綢繆,殷夢元知作解頭。 三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 (《唐語林》七《補遺》)。
幽獨不自得,駕言款齋廬。 殷勤主人情,投轄恐回車。 轄亦不須投,此去將焉如。 唯憂酒錢盡,使我詩腸枯。 會合曾幾何,可復自作疏。 更當留一夕,帳中搜異書。
綠陰匼匝欲周阿,正午庭空雀可羅。 更許瘦筇支病骨,玉山影裏聽絃歌。
柳邊茅舍倚漁磯,沙上輕禽貼水飛。 千頃夕陽秋練浄,誰家一葉晚來歸。
秋天林薄踈,翠壁呈清曉。 迢遞瀉寒泉,下有深潭悄。 時飄桂葉來,尋源路殊杳。
脚踏和風步步春,石魚樓上等閒人。 興來衝口都成句,眼去遊山不動塵。 李白誰知他意思,桃紅漏洩我精神。 忽逢借問難酬對,只恐流鶑說得真。
泉課復艱,屬任斯難。 □□斧扆,節至累頒,公毋憚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