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何曾有速淹,熊蹯魚腹自難兼。 山川置掌猶能取,日月無膠可得黏。 稚子幸堪持几杖,老生元自慣齏鹽。 清晨臨鏡還三嘆,雪頷今年無處添。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萬事何曾有速淹,熊蹯魚腹自難兼。 山川置掌猶能取,日月無膠可得黏。 稚子幸堪持几杖,老生元自慣齏鹽。 清晨臨鏡還三嘆,雪頷今年無處添。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舊居在南山,夙駕自城闕。 榛莽相蔽虧,去爾漸超忽。 散漫餘雪晴,蒼茫季冬月。 寒風吹長林,白日原上沒。 懷抱曠莫伸,相知阻胡越。 弱年好棲隱,鍊藥在巖窟。 及此離垢氛,興來亦因物。 末路期赤松,斯言庶不伐。
毘陵過柱史,簡易在茅茨。 芳草如花種,修篁帶笋移。 徑幽人未賞,簷靜燕初窺。 野客憐霜壁,青松畫一枝。
嗣冊儲皇帝命行,萬方臣妾躍歡聲。 鸞旃再立星辰正,雉扇雙開日月明。 自有漢元爭翊戴,不勞商皓定欹傾。 春宮保傅皆周召,致主何憂不太平。
大道從來屬自然,空堂寂坐守機關。 三田寶,鎮長存,赤帝分明坐廣寒。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大典》「富」作「貴」)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聽(《大典》「聽」作「見」)笙歌聒醉人。 攜取琴(《大典》「琴」作「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見北京圖書館藏《永樂大典》卷一三四五○。 二寘)。 處士門。 《宋詩紀事》卷五收陳詩七首。 其《歸隱》一首與《大典》同。 惟《大典》題作《偶題》。 其《辭上歸進詩》,作於入宋之後,茲編不取。 餘五首,一首複出。 故但錄其四首。 (又按此詩亦見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十。 )(〖1〗邵伯溫《易學辨惑》云:摶隱居華陰山,自晉以後,每聞一朝革命,顰蹙數日。 人有問者,瞪目不答。 一日,乘驢過華陰市,聞太祖登極,大笑。 問其故,曰:「天下自此定矣。 」遁迹之初,作此詩云云,豈淺丈夫哉。 〖見《五朝名臣言行錄》卷十引邵伯溫《易學辨惑》。 此處錄文有刪節。 〗)。
天靜終南高,俯暎江水明。 有若蓬萊下,淺深見澄瀛。 羣峰懸中流,石壁如瑤瓊。 魚龍隱蒼翠,鳥獸遊清泠。 菰蒲林下秋,薜荔波中輕。 山戛浴蘭阯,水若居雲屏。 嵐氣浮渚宮,孤光隨曜靈。 陰陰豫章館,宛宛百花亭。 大君及羣臣,[宴]樂方嚶鳴。 吾黨二三子,蕭辰怡性情。 逍遙滄洲時,乃在長安城。
幽居蘿薜情,高臥紀綱行。 鳥散秋鷹下,人閑春草生。 冒風歸野寺,收印出山城。 今日新安郡,因君水更清。
聞丙丁童子來求火,南方丙丁又屬火。 按劍宗師奈若何,是君心下意不過。
綵幡金勝裊宮雲,碧甲紅芽巧鬭新。 異縣幽懷易牢落,强看兒女艷芳春。
十年通籍向蒼龍,孤直何緣免諱窮。 欲識深心似魚鳥,不將山海換池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