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叟和雲斸翠屏,煎時分日檢仙經。 天人持此扶衰病,勝得瑤池水一瓶。
无
其他无
〔唐朝〕 楊巨源
山叟和雲斸翠屏,煎時分日檢仙經。 天人持此扶衰病,勝得瑤池水一瓶。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百川日東流,客去亦不息。 我生苦漂蕩,何時有終極。 贊公釋門老,放逐來上國。 還爲世塵嬰,頗帶顦顇色。 楊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 是身如浮雲,安可限南北。 異縣逢舊友,初忻寫胸臆。 天長關塞寒,歲暮飢凍逼。 野風吹征衣,欲別向曛黑。 馬嘶思故櫪,歸鳥盡斂翼。 古來聚散地,宿昔長荆棘。 相看俱衰年,出處各努力。
北風吹雁數聲悲,況指前林是別時。 秋草不堪頻送遠,白雲何處更相期。 山隨匹馬行看暮,路入寒城獨去遲。 爲向東州故人道,江淹已擬惠休詩。
二室峯前水,三川府右亭。 亂流深竹逕,分遶小花汀。 池角通泉脈,堂心豁地形。 坐中寒瑟瑟,牀下細泠泠。 雨夜思巫峽,秋朝想洞庭。 千年孤鏡碧,一片遠天青。 魚戲搖紅尾,鷗閑退白翎。 荷傾瀉珠露,沙亂動金星。 藤架如紗帳,苔牆似錦屏。 龍門人少到,仙棹自多停。 游憶高僧伴,吟招野客聽。 餘波不能惜,便欲養浮萍。
虎殿成鴻業,猿巖題鳳賦。 既荷大君恩,還蒙小山遇。 秋吹迎絃管,涼雲生竹樹。 共惜朱邸歡,無辭洛城暮。
麓牀高接天,伏虎上棲煙。 松低輕蓋偃,藤細若鉤懸。 石明如掛鏡,照物別媸妍。 鶴鸞時弄影,何處覓神仙。 (見嘉慶十一年曾珏纂《寧遠縣志》卷九)(按:《沅湘耆舊集》卷三以此詩爲二首,前四句題作《麓牀》,後四句題作《石鑑》。 今詳詩意,似作一首爲是。 又此詩與《全唐詩》卷七七駱賓王《出石門》甚相似,疑即據駱詩僞託。 )。
幽齋獨坐絕參詳,兀爾何如驟世忙。 拯濟終憑宏願力,安閒須得守愚方。 柴門半掩花空落,苔徑虛踪草自荒。 最好靜中無一事,翛然唯得道芽長。
楊花如雪菜花黄,路出初郊正日長。 喜對新詩醒病眼,會逢膏雨沃驕陽。 過僧竹院茶爭美,酌客山堂酒倍香。 常恨抗塵仍走俗,不知身在水雲鄉。
舒無蹤,卷無跡,日午晴空轟霹靂。 衲子驚迷失路頭,神號鬼哭知何極。
咽咽聲殘吐水龍,玉爐煙斷寶樽空。 窗前盡日無人到,只有荷花滿意紅。
一派寒潭闞碧虛,閒雲自有卷還舒。 夜來數仞祥光起,早去溪頭聽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