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鄉吳語熟,伏枕越吟悲。 接客寒溫簡,過鄰几杖隨。 獨嗟親舊少,不覺歲時移。 陌上人爭看,風欹白接䍦。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還鄉吳語熟,伏枕越吟悲。 接客寒溫簡,過鄰几杖隨。 獨嗟親舊少,不覺歲時移。 陌上人爭看,風欹白接䍦。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歸。 經難人空老,逢春鴈自飛。 東西兄弟遠,存沒友朋稀。 獨立還垂淚,天南一布衣。
蘆葦暮修修,溪禽上釣舟。 露涼花歛夕,風靜竹含秋。 素志應難契,清言豈易求。 相歡一瓢酒,明日醉西樓。
高居在幽嶺,人得見時稀。 寫籙扃虛白,尋僧到翠微。 掃壇星下宿,收藥雨中歸。 從服小還後,自疑身解飛。
故城邊有賣花翁,水曲舟輕去盡通。 十畝芳菲爲舊業,一家煙雨是元功。 閑添藥品年年別,笑指生涯樹樹紅。 若要見春歸處所,不過攜手問東風。
五月五日日亭午,獨自騎驢入山隝。 來到君家不見君,下驢倚杖叩君戶。 驚起山童開山扉,黃犬摇尾銜人衣。 試問先生住何處,云入山中采紫薇,平明一去今未歸。 引我池中看釣磯,池中數箇白鷗兒,見人慣後癡不飛。 待君歸來君未歸,卻復騎驢下翠微。 (見仁和張大昌輯《臨平記補遺》卷四。 )(《全唐詩續補遺》卷六據《咸淳臨安志》卷九五《紀遺》收此詩,題作《謁丘真人不遇》,今刪彼存此,錄其異文如次:「亭午」作「卓午」,「入山」作「上山」,「歸來」作「君歸」。 )(〖1〗《臨平記補遺》:「曲園先生曰:『沈〖沈謙〗記於唐人贈邱丹詩悉錄之,而失錄此詩。 按此詩見宋陳郁《藏一話腴》,云「邱本唐人,棄官學道於此,顧況訪之」云云。 有詩無題。 姑據《話腴》題爲《訪邱員外丹》,未知原題云何也。 』」)。
你今意況大聰,不語修道有功。 亦無二邊不著,亦復不住太空。 衆生不解執有,只爲心裏不通。 迷人已南作北,又亦不[辨](辯)西東。 念箇癡人學道,終日竟夜忩忩。 只都(項校「覩」)小兒無智,何異世諦盲聾。
性僻交游寡,所從天下才。 今朝誰出祖,親戚持樽罍。 晚節相知人,唯有胥宋裴。 所欠謝夫子,歸穰尚未迴。 岸傍逢名園,繫舟共徘徊。 嘉蓮如笑迎,照水呈丹顋。 南庭莆萄架,萬乳纍將磓。 羣卉競瑣細,紫紅相低偎。 尋常固邂逅,孰辨落與開。 酒闌各分散,白日將西頹。 城隅遂有隔,北道望吹臺。
居在三家聚,門纔一木橫。 用寬緣歲樂,斂薄爲時平。 疏樹葉遲落,遠村燈更明。 題詩雖草草,亦足寫幽情。
雲衲山中來,畫橈江上發。 何日到山中,山花應未歇。
春事忽已闌,年華何駛急。 客子困窮年,卧若蛇蚓蟄。 泥深沒屐齒,市橋燈熠熠。 殘缸玉蟲綴,簷雨泫如泣。 歸期儻有徵,緩我百憂集。 余生本畸人,三年楚囚縶。 經商逐毫末,索米慁畿邑。 君門深九重,無籍豈敢入。 涸轍望斗升,然桂炊玉粒。 妻孥寄田廬,誅茆冬未葺。 朅來幾弦晦,漏屋想沾濕。 但喜一犁足,犉犢起𧤏𧤏。 耕耨貴及時,歸歟具籉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