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野興四首 其四

〔宋朝〕 陸游

去去歷山村,行行並廟垣。 湍流鱠魚小,仄徑鮓花繁。 白鷺飛如導,青蘿險可捫。 歸途不寂寞,迎笑有諸孫。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江行無題一百首 四十八

    海月非常物,等閑不可尋。 披沙應有地,淺處定無金。

    錢起 唐宋诗
  • 漢武帝於宮中宴西王母

    鼇岫雲低太一壇,武皇齋潔不勝懽。 長生碧字期親署,延壽丹泉許細看。 劒佩有聲宮樹靜,星河無影禁花寒。 秋風褭褭月朗朗,玉女清歌一夜闌。

    曹唐 唐宋诗
  • 酬蘊微

    白衣經亂世,相遇一開顏。 得句禪思外,論交野步間。 舉朝無舊識,入眼秪青山。 幾度斜陽寺,訪君還獨還。

    李咸用 唐宋诗
  • 茘枝二首 一

    朱彈星丸粲日光,綠瓊枝散小香囊。 龍綃殼綻紅紋粟,魚目珠涵白膜漿。 梅熟已過南嶺雨,橘酸空待洞庭霜。 蠻山蹋曉和煙摘,拜捧金盤奉越王。

    徐夤 唐宋诗
  • 後記

    右《全唐詩補逸》二十卷。 是稿初印於丙子歲(一九三六年),當時收詩止二百七十有奇,暫分七卷,名曰《全唐詩補逸初稿》。 稱《初稿》者,蓋欲賡揚裒集,期畢功釐定於他日也。 其明年而蘆溝變起,舉家流徙,奔走萬里,藏書既失,舊業盡廢,甯居之不遑,奚論撰輯。 荏苒八載,抗戰勝利,始得復返金陵。 顧政敝民窮,生事維艱,丁彼衰世,徒知騰議於私室,已無心於學問矣。 及己丑歲(一九四九年)而雄旆南指,落葉東飄,日出曜景,積瘴煙銷,慶堯宇之得蘇,見山河之重締,薄海同歡,余寧獨異? 自來南師,將三十年矣,生計豐足,心神怡暢,得黨政之關懷,承師友之相勉,於教學之餘,復得游心翰府,繼事蒐聚,雖四凶逞虐之日,猶未嘗或輟。 積之既久,漸成卷帙,略加編次,合之舊稿,得詩近八百篇,離爲二十卷,仍其名曰《全唐詩補逸》。 自維頭白齒脫,精力有竭,而唐詩散佚,遠不止外,倘假我以年,其增輯續補,願待來日,則茲編雖稱《全唐詩補逸》,仍以初稿目之可耳。 惟昔丙子舊稿,收韋莊《秦婦吟》一首,又曾錄《雲謠集雜曲子》三十首及無名氏詞等爲一卷,今王重民氏《敦惶曲子詞集》及《補全唐詩》既悉數絬刊矣,故從刪。 又《全唐詩》以日人朝衡及新羅公主金真德等雜於唐詩人之列,茲編則集日人及新羅人之與唐土人士有交往酬唱者,各自成卷,標以「友邦」之目,附於編末,意欲存當時文化交流之跡云爾。 此則有異於《全唐詩》體制者。 值茲付印之際,畧記前後過程如此。 戊午歲(一九七八年)秋,孫望記於南京師範學院。

    孫望 唐宋诗
  • 九華山協濟祠

    靈廟門依山半開,松庭瀟洒絕塵埃。 時聞樵者經過說,數有神仙變化來。 龍起陰雲生畫壁,鳥歸寒粟落蒼苔。 自從鼓吹喧闐日,千里封疆不復災。 (《嘉靖池州府志》五。 又《圖書集成·職方典》八一○《池州府部》)。

    羅鄴 唐宋诗
  • 雜詩四首 其四

    深巖有老翁,龐眉鬚鬢雪。 夜半呼我名,授我微妙訣。 字畫古籀樣,體勢訛復缺。 雙眸忽炯炯,須臾竟披閱。 至今得其傳,心會口難說。

    李濤 唐宋诗
  • 次韵昌齡西園十詠 桂

    丹霄休歎路難通,學取燕山種桂叢。 異日天香滿亭院,吾廬當似廣寒宮。

    王十朋 唐宋诗
  • 萬清之有詩三絕呈司理賈丈并簡某因次其韻 其三

    甘言耻效蜜翁翁,逆耳空餘畎畝忠。 願子他年似房杜,好將一語記文中。

    王十朋 唐宋诗
  • 太息四首 其三

    自古才高每恨浮,偉人要是出中州。 即今未必無房魏,埋沒胡沙死即休。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