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籬數掩閉柴扉,臼碓聲中烟火微。 雪暗杜陵無雁下,雲迷遼海有人歸。 耕疇且復償初願,官路那知脫駭機。 更有冬來歡喜事,芋魁豆兩不勝肥。
无
其他无
〔宋朝〕 陸游
枳籬數掩閉柴扉,臼碓聲中烟火微。 雪暗杜陵無雁下,雲迷遼海有人歸。 耕疇且復償初願,官路那知脫駭機。 更有冬來歡喜事,芋魁豆兩不勝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出門望終古,獨立悲且歌。 憶昔魯仲尼,悽悽此經過。 衆人不可向,伐樹將如何。
燈火隔簾明,竹梢風雨聲。 詩篇隨意贈,杯酒越巡行。 漫唱江朝曲,閑徵藥草名。 莫辭終夜飲,朝起又營營。
雲居避世客,髮白習儒經。 有地水空綠,無人山自青。 廢梁悲逝水,臥木思荒庭。 向夕霏煙斂,徒看處士星。
石橋峰上栖玄鶴,碧闕巖邊蔭羽人。 冰葉萬條垂碧實,玉珠千日保青春。 月中泣露應同浥,澗底侵雲尚有塵。 徒使茯苓成琥珀,不爲松老化龍鱗。
鳳皇樓下對天泉,鸚鵡洲中匝管弦。 舊識平陽佳麗地,今逢上巳盛明年。 舟將水動千尋日,幕共林橫兩岸煙。 不降玉人觀禊飲,誰令醉舞拂賓筵。
雙雙紫燕語呢喃,怪引春宮夢不甘。 聞道君王多惜玉,肯教自碎碧鸞簪。 (詳附按。 此二首承張靖龍同志錄示。 )(按:張靖龍同志錄孫郃四詩見示,並附按語云:「以上詩見清王魏勝《安洲語錄》卷一。 清戚學標《三台詩錄》云:『郃有《早朝詩》,冠冕矞皇,王岑遺范。 頸聯〖應爲頷聯〗云:「青瑣傳香扶日出,紫雲護闕擁山來。 」其雲日字與春早互映尤佳。 』張壽鏞《張拾遺外紀》中云:『董竹史先生慶酉輯《四明詩幹》三卷,錄拾遺詩《古意二首》,《哭玄英方干先生詩》一首,末載《三台詩錄》語。 然則拾遺詩幸存於《唐文粹》而戚氏得錄之,獨恨其少耳。 』詳見張壽鏞輯《孫拾遺文纂》一卷《補遺外紀》一卷,《四明叢書》第二集第一冊。 」)。
我隨秋風來,瑤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雲月。 渡江如昨日,黃葉向人飛。 敬亭愜素尚,弭櫂流清輝。 冰谷明且秀,陵巒抱江城。 粲粲吳與史,衣冠耀天京。 水國饒英奇,潛光臥幽草。 會公真名僧,所在即爲寶。 開堂振白拂,高論橫青雲。 雪山掃粉壁,墨客多新文。 爲余話幽棲,且述陵陽美。 天開白龍潭,月映清秋水。 黃山望石柱,突兀誰開張。 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東南焉可窮,山鳥飛絕處。 稠疊千萬峰,相連入雲去。 聞此期振策,歸來空閉關。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當移白足,早晚凌蒼山。 且寄一書札,令予解愁顏。
休論他家種性邪,惠崇蘆雁趙昌花。 不知真假爭多少,且盡杯中苦澀茶。
招客圖客歡,不圖能病客。 既醉失匕筯,吐茵墮巾幘。 何堪款曲意,貽念風月夕。 拂旦往問訊,慙恨見顔色。
湖邊草樹多,蠹葉已少色。 唯菊不畏霜,淡豔如有德。 自與蘭並生,非因人所植。 愛貴曾未厭,秋日短苦逼。 朋好各相望,採持空歎息。 臨杯不能飲,對案不能食。 借問君何憂,節物感人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