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律隨寒改,陽和應節生。 祥雲觀魏闕,瑞氣映秦城。 驗炭論時政,書雲受歲盈。 晷移長日至,霧斂遠霄清。 景暖仙梅動,風柔御柳傾。 那堪封得意,空對物華情。
无
其他无
〔唐朝〕 裴度
陰律隨寒改,陽和應節生。 祥雲觀魏闕,瑞氣映秦城。 驗炭論時政,書雲受歲盈。 晷移長日至,霧斂遠霄清。 景暖仙梅動,風柔御柳傾。 那堪封得意,空對物華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明家不要買山錢,施作清池種白蓮。 松檜老依雲外地,樓臺深鎖洞中天。 風經絕頂迴疎雨,石倚危屏挂落泉。 欲結茅菴伴師住,肯饒多少薜蘿煙。
霞帔雲髮,鈿鏡仙容似雪,畫愁眉。 遮語回輕扇,含羞下繡幃。 玉樓相望久,花洞恨來遲。 早晚乘鸞去,莫相遺。
勸君今夜須沈醉,尊前莫話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不體(《類從》本作「航」。 〖又日本佛教全書〗本作「{舟巳}」。 考云:「{舟巳}即那字。 慧超《傳》多用此字。 」)心淚(《類從》本作「渡」。 )自涓,(望按:「此句原脫一字。 」)情因法眼奄幽泉。 明朝儻問滄波客,的說遺鞋白足還。 (見《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三。 )(〖1〗按詩前有小注,曰「詩一首。 在唐作」。 蓋從當時渤海藩國言,故曰「在唐」也。 又詩末題「大和二年四月十四日書」十字。 〖2〗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顧承甫等點校本《入唐求來巡禮行記》,參據多種版本校勘,較精審。 今錄異文如次:「公作而習之」,「作」作「僕」;「余之身期降物」,作「余亦身期絳物」;「入宗五臺」,「宗」作「室」;「青癡」,作「青瘀」;「仙大師己來日久」,「己」作「亡」;「位我之血」,「位」作「泣」;「不體心淚」,「體」作「航」。 )。
晴空當晝棲暘蟲,目林欲焚深甑中。 多謝吾君肯相訪,袖中詩句來清風。 愛主我堪犬馬比,采蕨山巔行餓死。 豈能五絕比天人,疾讀君詩汗如洗。 君今師友人中豪,琢磨事業當日高。 若扣天門自求試,速爲奉天留陸贄。
妙湛清虛理,芭蕉立井身。 惟君俱得地,獨我不如人。 書辱寒溫問,茶分安樂春。 殷勤拜佳賜,自汲井花新。
淹卧清漳續畔牢,平時賦筆謝登高。 决科漫欲當三道,作頌何曾敵二豪。 久侍經幃慚肉緩,驟歌樓雪覺心勞。 兼金滿橐萱憂釋,空仰文星在漢曹。
昔年陪仲父,杖屨集幽軒。 門占蹄輪道,交無市井言。 池邊對棋酒,胸次有丘園。 蟬蛻寒雲斷,徑荒春草蕃。 增新窗戶改,尚喜典刑存。 結客登臨去,茶瓜勿憚煩。
久矣鴻飛渚,翩然鴈字峯。 九重疏異渥,萬里合幽封。 引柩烏銜壤,馴阡鹿護松。 他時人下馬,有子是夔龍。
石梁跨蠔山,永與方壺久。 憑君持一盃,往酹濟川手。 遥知相携處,溟渤浸箕斗。 作詩問大鈞,猶有斯人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