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花前惜酒杯,一年一度有花開。 浮生滿百今强半,歲歲看花得幾回。
无
其他无
〔宋朝〕 范成大
莫向花前惜酒杯,一年一度有花開。 浮生滿百今强半,歲歲看花得幾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寥落野陂畔,獨行思有餘。 秋荷病葉上,白露大如珠。 忽憶同賞地,曲江東北隅。 秋池少遊客,唯我與君俱。 啼蛩隱紅蓼,瘦馬蹋青蕪。 當時與今日,俱是暮秋初。 節物苦相似,時景亦無餘。 唯有人分散,經年不得書。
綠樹南陽道,千峰勢遠隨。 碧溪風澹態,芳樹雨餘姿。 野渡雲初暖,征人袖半垂。
昨日離塵裏,今朝懶已成。 豈能爲久隱,更欲泥浮名。 虛牖晨光白,幽園曉氣清。 戴沙尋水去,披霧入林行。 疊葉孤禽在,初陽半樹明。 桑麻新雨潤,蘆荻古波聲。 易向田家熟,元于世路生。 病多三徑塞,吟苦四鄰驚。
明月嚴霜撲皁貂,羨君高臥正逍遙。 門前積雪深三尺,火滿紅爐酒滿瓢。
一從門館遍投文,旋忝恩知驟出羣。 不道鶴雞殊羽翼,許依龍虎借風雲。 命奇未便乘東律,言重終期雪北軍。 欲逐飄蓬向岐路,數宵垂淚戀清芬。
萬國布殊私,千年降祖師。 雁門傳法至,龍藏立言時。 故實刊周典,新聲播魯詩。 六銖那更拂,劫石盡無期。
禿友退鋒郎,功成鬢髮傷。 冢頭封馬鬣,不敢負恩光。 (《清異錄》四)。
略明覺地名同異,起復初終互換生。 性海首建增名號,妙覺還依性覺明。 體覺俱含於明妙,明覺妙覺並雙行。 妙覺覺妙元明體,全成無漏一真精。 明覺覺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覺宗體決,體覺性覺二同明。 湛覺圓圓無增減,此中無佛與衆生。 不覺始終非了了,不聞迷悟豈惺惺。 是稱心地如來藏,亦無覺照及無生。 非生非滅真如海,湛然常住名無名。 太虛未覺生霞點,豈聞微塵有漏聲。 空漚匪離於覺海,動寂元是一真明。 覺明體爾含靈燄,覺明逐燄致虧盈。 差之不返名無覺,會之復本始覺生。 本覺由因始覺生,正覺還依合覺明。 由地二種成差互,遂令渾作賴邪名。 具含染淨雙歧路,覺明含處異途萌。 性起無生不動智,不離覺體本圓成。 性起轉覺翻生所,遂令有漏墮迷盲。 無明因愛相滋潤,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識轉處蒙圓鏡,五六生時蔽覺明。 觸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繼續行。 業識茫茫沒苦海,徇流浩浩逐飄零。 大聖慈悲興救濟,一聲用處出三聲。 智身由從法身起,行身還約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無二,還歸一體本來平。 萬有齊含真海印,一心普現總圓明。 湛光燄燄何依止,空性蕩蕩無所停。 處處示生無生相,處處示滅無滅形。 珠鏡頓印無來往,浮雲聚散勿常程。 出沒任真同水月,應緣如響化羣情。 衆生性地元無染,只緣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陰如空聚,豈知四大若乾城。 我慢癡山高屹屹,無明欲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誑友,常隨猛獸作悲鳴。 自性轉識翻爲幻,自心幻境自心驚。 了此幻性同陽燄,空花識浪復圓成。 太虛忽覺浮雲散,始覺虛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瑩,不得古今凡聖名。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
欲觀騷雅繼周南,虎子應須虎穴探。 策蹇衝寒將類賈,避堂舍蓋願同參。 書能泣鬼世誰信,詩解窮人我自諳。 但得低頭拜東野,此心依約已先甘。
忍窮待死十年間,老子誰知老更頑。 溪友留魚供晚酌,鄰僧送米續朝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