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溪暄出小魚,沉浮上下巧相娛。 一跳一浪錢來大,開作瑶環忽丈餘。
无
其他无
〔宋朝〕 楊萬里
春暖溪暄出小魚,沉浮上下巧相娛。 一跳一浪錢來大,開作瑶環忽丈餘。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潞國開新府,壺關寵舊林。 妙旌循吏德,持悅庶氓心。 禮樂中朝貴,神明列郡欽。 揚風非贈扇,易俗是張琴。 藩鎮謳謠滿,行宮雨露深。 會書丞相策,先賜潁川金。
子春傷足日,況有寢門哀。 元伯歸全去,無由白馬來。 笳簫里巷咽,龜筮墓田開。 片石潺湲淚,含悲敘史才。
隴底嗟長別,流襟一慟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轉蓬飛不息,悲松斷更聞。 誰能駐征馬,回首望孤墳。
弄玉潛過玉樹時,不教青鳥出花枝。 的應未有諸人覺,只是嚴朗不得知。
行擁朱輪錦幨兒,望仙門外叱金羈。 染鬚偷嫩無人覺,唯有平康小婦知。
太上本來真,虛無中有神。 若能心解悟,身外更無身。 假名元始號,元始虛無老。 心源是元始,更無無上道。 七寶爲林苑,五明宮殿寬。 人身皆備有,不解向心觀。 三世諸天聖,相因一性宗。 一身無萬法,萬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無央世界中。 乾坤明表裏,日月覺朦朧。 妙觀無靜苦,自性不能知。 妄想隨緣去,何時有出期。 生滅何時盡,相因浩劫來。 似環螻蟻轉,如轂碾塵埃。 誰言河海闊,深淺尚能知。 愛欲情無底,何年有出時? 水鳥及風林,咸歸一法音。 如何顛倒性,自起萬般心。 虛無含有象,有象復歸無。 心若分明了,知權呼有無。 無空空不空,無色色不色。 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無有,無無及有無。 虛心能不動,妙道自來居。 如人入黑暗,目覩又何曾。 若要分明見,須憑浩劫燈。 有相兼無相,迷惑終不知。 未能明覺性,安得決狐疑。 衆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 特謂宣宗旨,教令入妙門。 物向無中有,道從有裏無。 莫生無有見,迷執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纏如糾墨。 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虛無,虛無亦假呼。 若生無有見,終被法來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 空色便爲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總非干。 要認真空色,迴心向己難。 空色宜雙泯,不須舉一隅。 色空無滯礙,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虛性,虛心非妙音。 認他毫髮事,難得[自](目)由心。 一心觀一切,一切法皆同。 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爲入妙門方便法,是法勿留存。 決破疑惑網,有無都不干。 正心長自在,如[隼](準)入雲盤。 心靜六根清,六根隨性行。 性能無著物,邪障那邊生。 妙經無礙性,權立妙經名。 故爲衆生說,令教悟此經。 一真度一切,如檝濟橫流。 真性隨身有,勿於身外求。 傳教虛無理,世間散布行。 誦經能萬遍,其義自分明。 真性號神王,飛天無定方。 破邪能自外,堅固喻金剛。 靈童即正性,無染號真人。 威猛喻師子,名殊一法身。 諸天諸聖衆,無一亦無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衛。 語默及遊息,無生一念思。 忘形歸恍惚,神鬼不能窺。 正法度邪法,衆生見處偏。 若生無有見,即被染心田。 天尊重說偈,直爲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歸解脫門。 道非干視聽,視聽轉生疑。 應物臨機用,虛心即可知。 心疑隨萬境,隨境認心田。 道非有爲有,方名離種邊。 (《正統道藏》鳥字號)。
騷客悲秋心易催,主人醪醴正時哉。 登高何必仙家術,酬節聊憑笑口開。 鳳嶺勝遊詩自好,龍山高宴首空回。 獨餘眇莽梁園念,想見黄花滿吹臺。
齒耄嬰新疾,才衰減舊名。 短筇扶蹇步,小院愜幽情。 卜叟言災退,醫翁賀脈平。 飯香炊䆉䅉,羹美馣蕪菁。 菊穎寒猶小,楓林曉漸頳。 清詩披客贄,佳著指僧枰。 家塾燈前課,村陂雨外耕。 從今尚何事,賴此遣浮生。
阮生存詠懷,美彼曜朱堂。 一榮不復枯,五色異衆芳。 衆芳發朝露,俄以歛夕陽。 丹莖起瓦礫,又匪媚棟梁。 此稟由至和,君子要有常。
陶公千載人,高標跨餘子。 豈無濟時念,歛蔭獨知止。 歸來卧衡門,無慍復何喜。 九日天氣佳,東籬擷芳蕊。 舉頭見南山,佳處政在此。 地偏心則遠,意得道豈否。 張侯謝銀魚,築室娛燕几。 小亭才尋丈,景物自新美。 頗聞雙瞳清,亦復强步履。 不妨數登臨,倚杖看雲起。 高詠悠然篇,飛鴻送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