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此理自天根,不待栽培觸處生。 只要關防人欲伐,更須著意察滋萌。
无
其他无
〔宋朝〕 朱熹
此心此理自天根,不待栽培觸處生。 只要關防人欲伐,更須著意察滋萌。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高齋常見野,愁坐更臨門。 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 葭萌氐種迥,左擔犬戎存。 終日憂奔走,歸期未敢論。
蜀路何迢遞,憐君獨去遊。 風煙連北虜,山水似東甌。 九折盤荒坂,重江遶漢州。 臨邛一壺酒,能遣長卿愁。
我見世間人,箇箇爭意氣。 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 闊四尺,長丈二。 汝若會出來爭意氣,我與汝立碑記。
夢到海中山,入箇白銀宅。 逢見一道士,稱是李八伯。
若夫圓嶠方壺,涉滄波而靡際;金臺玉闕,陟玄圃而無階。 惟聞《山海》之經,空覽《神仙》之記。 爰有石淙者,即平樂澗也。 爾其近接嵩領,俯屆箕峯,瞻少室兮若蓮,睇潁川兮如帶。 既而躡崎嶇之山徑,蔭蒙密之藤蘿,洶湧洪湍,落虛潭而送響;高低翠壁,列幽澗而開筵。 密葉舒帷,屏氛而蕩燠;疏松引吹,清麥候以含涼。 就林藪而王心神,對煙霞具而滌塵累。 森沈丘壑,即是桃源;淼漫平流,還浮竹箭。 [紉](網)薜荔而成帳,聳蓮石而如樓。 洞口全開,溜千年之芳髓,山腰半坼,吐十里之香粳。 無煩崑閬之遊,自然形勢之所。 當使人題綵翰,各寫瓊篇,庶無滯於幽棲,冀不孤於泉石。 各題四韻,咸賦七言。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六○《嵩山部》○今按:此詩在《全唐詩》一般有詩序者,大都全錄,此係遺漏。 現特補序,詩不重錄。 又《圖書集成》推崇卷,作嵩山石淙侍宴應制者,有宋之問、沈佺期、蘇味道、李嶠諸人。 )(據《金石萃編》卷六十三校改。 )。
地名好,川破不堪安。 大路叉中休下寨,伏屍古墓見多般,將帥要知言。 (主虛驚,賊來破寨。 )。
可憐寒山子,多言復多語。
曾隨驍將遠追奔,勇冠諸軍繼虎賁。 聖主念功知有自,一時高下拜新恩。
人言公死,我言公在。 在在在何處,清風動天籟。
白首躬耕已有期,鳳城歸路却遲遲。 臥輿擁被聽秋雨,占盡人間好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