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次韻和長文社日禖祀出城

〔宋朝〕 梅堯臣

曉出春風已擺條,應逢社伯馬蹄驕。 壇邊宿雨微霑麥,水上殘冰壅過橋。 燕子飛來依約近,鴈行歸去試教調。 北扉西掖多才思,相與飄飄在泬寥。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夏夜江樓會別

    不作十日別,煩君此相留。 雨餘江上月,好醉竹間樓。

    戴叔倫 唐宋诗
  • 樵客吟

    上山採樵選枯樹,深處樵多出辛苦。 秋來野火燒櫟林,枝柯已枯堪採取。 斧聲坎坎在幽谷,採得齊梢青葛束。 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擔彎彎向身曲。 共知路傍多虎窟,未出深林不敢歇。 村西地暗狐兔行,稚子呌時相應聲。 採樵客,莫採松與栢。 松栢生枝直且堅,與君作屋成家宅。

    張籍 唐宋诗
  • 贈匡山道者

    嘗聞一粒功,足以反衰容。 方寸如不達,此生安可逢。 寄書時態盡,憶語道情濃。 爭得攜巾履,同歸鳥外峯。

    章孝標 唐宋诗
  • 和宋之問下山歌

    日云暮兮下嵩山,路連綿兮樹石間。 出谷口兮見明月,心裴回兮不能還。

    王無競 唐宋诗
  • 詩一首

    眼心非一處,心眼舊分離。 直令渠眼見,誰遣報心知。

    張鷟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醫方第二十九(十六首) 五

    金傷者,香白芷爲靈。 細嚼噀敷瘡口上,更將暖酒飲七分(辛本作「酒下七分功」),細說與君聽。

    易靜 唐宋诗
  • 住山後作(題從《小草齋詩話》卷四)

    光陰倏忽(《小草齋詩話》作「迅速」)暫須臾,浮世那(《小草齋詩話》作「何」)能得久居。 出嶺年登(《祖庭事苑》卷四作「始年」)三十二,入閩(《祖庭事苑》作「如今」)蚤是四旬餘。 他非不用頻頻檢(《祖庭事苑》、《小草齋詩話》作「舉」),已過還(《祖庭事苑》作「當」)須旋旋除。 爲報滿朝(《小草齋詩話》作「報與滿朝」)朱紫道,閻王(《祖庭事苑》作「羅」)不怕佩金魚。 (按:《語錄》原缺題。 )。

    義存 唐宋诗
  • 時人爲蘇頲語(題擬)

    蘇瓌有子,李嶠無兒。 (見《太平御覽》卷四一四引《朝野僉載》)。

    佚名 唐宋诗
  • 贈宣城趙太守悅

    趙得寶符盛,山河功業存。 三千堂上客,出入擁平原。 六國揚清風,英聲何喧喧。 大賢茂遠業,虎竹光南藩。 錯落千丈松,虬龍盤古根。 枝下無俗草,所植唯蘭蓀。 憶在南陽時,始承國士恩。 公爲柱下史,脫繡歸田園。 伊昔簪白筆,幽都逐遊魂。 持斧冠三軍,霜清天北門。 差池宰兩邑,鶚立重飛翻。 焚香入蘭臺,起草多芳言。 夔龍一顧重,矯翼凌翔鵷。 赤縣揚雷聲,彊項聞至尊。 驚飆頹秀木,跡屈道彌敦。 出牧歷三郡,所居猛獸奔。 遷人同衛鶴,謬上懿公軒。 自笑東郭履,側慙狐白溫。 閑吟步竹石,精義忘朝昏。 顦顇成醜士,風雲何足論。 獮猴騎土牛,羸馬夾雙轅。 願借羲皇景,爲人照覆盆。 溟海不振蕩,何由縱鵬鯤。 所期玄津白,倜儻假騰騫。

    李白 唐宋诗
  • 春設一首

    折簡王春涓勝日,執輿鄰曲集僑官。 奕娃紅手凌寒怯,歌頸塗薌訴白寬。 膏沐柳梅牽屐齒,冶妍桃杏壓欄干。 珍烹鬬賽携英黠,娛老粧樓疊肉槃。

    蘇籀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