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騎馬路新凉,來挹湖邊風露香。 妙意此時誰共領,波間鷗鷺靜相忘。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栻
凌晨騎馬路新凉,來挹湖邊風露香。 妙意此時誰共領,波間鷗鷺靜相忘。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玉節隨東閣,金閨別舊僚。 若爲花滿寺,躍馬上河橋。
遠村寒食後,細雨度川來。 芳草連谿合,梨花映墅開。 槿籬懸落照,松徑長新苔。 向夕亭臯望,遊禽幾處回。
寒山有躶蟲,身白而頭黑。 手把兩卷書,一道將一德。 住不安釜竈,行不齎衣裓。 常持智慧劒,擬破煩惱賊。
(徐知證虔修李玄李□王三□孟拱辰〖《崇文總目》卷五有《孟拱辰文集》三卷。 《宋史·藝文志》作《鳳苑集》〗鍾敬倫〖《全唐詩》無虔修等六人詩〗)古殿巍峨鎮碧峰,晉朝靈應顯神蹤。 林間野鳥驚寅(《大典》作「朝」)梵,嶺上孤猿聽晚(《大典》作「曉」)鐘。 (節度使[特]〖時〗進檢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證。 )鴈[□]冷雲生曉檻,虎溪秋月照寒松。 (賜紫僧虔修。 )香飛寶殿籠金像,檜倚松窗覆玉容。 (道士李玄。 )蝶戀半巖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 (觀察推官賜紫金魚袋李□。 )遊僧駐錫心皆佛,老樹擎煙勢似龍。 (觀察推官賜緋魚袋王三□。 )竹蔭禪扉(《大典》作「扃」)青靄合,嵐(《大典》作「風」)蒸幽(李壁引作「山」)逕綠苔封。 (司理參軍掌表奏孟拱辰。 )流泉遶砌清聲遠,列巘趍門更憧憧。 高吟況愛無塵境(《大典》作「老來欲脫塵寰境」),吟(《大典》作「閑」)訪空關不厭重。 (管[勾]〖旬〗官賜紫金魚袋鍾敬倫(鍾)。 見《吉石盦叢書》本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宋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 )(按:詩末原題一行云:「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與幕客門館僧閑遊聯題。 」《全唐詩續補遺》卷十五據《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七引《九江府志》、卷六六九九引《江州志》收本詩,題作《東林寺天祚二年聯句》,缺第三、第四、第八聯,又聯句者姓名均不著明,統歸知證名下,實誤。 異文頗多,已出校。 李壁《王荆文公詩箋注》卷二八《和蔡樞密種山藥》注引徐知證《棗林聯句》「嵐蒸山徑綠苔封」一句。 「棗林」爲「東林」之誤。 其餘校改,所據爲羅振玉《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廬山記》、同人《貞松老人遺稿·〈廬山記〉校勘記》,羅氏曾參據日本元祿本《廬山記》。 惟《殷禮在斯堂叢書》本將詩末原題一行誤植於匡白詩題之上,當改正。 )。
細雨重雲漸入梅,陰陰門巷長新槐。 壯心已與年俱逝,脫髮應無術可栽。 美睡常嫌鶯喚起,清愁却要酒闌回。 年來百事非平昔,信手題詩懶剪裁。
魯邦宮殿久蕪荒,惟有靈光最久長。 身似靈光終變滅,巋然別有一靈光。
菊開本叢叢,此種乃樹樹。 嘗聞一丈黄,直謂莊周寓。 及茲鋤移來,信可繩尺度。 乃知太華蓮,十丈語非誤。 陳君怯風景,酒盡不能酤。 遺我遣我愁,仍須墮言句。 更念貧無帷,何以致調護。
憶扶湘竹杖,共扣趙州關。 山好不容住,水流今載還。 却從天上下,似出鏡中間。 笑問楊夫子,何時再得閑。
數竿蒼翠寫生綃,寄我公齋伴寂寥。 不待雪霜常凜凜,雖無風雨自蕭蕭。 嗟予心志俱憔悴,羨子文章騁富饒。 嗣以嘉篇誠厚貺,遠慚爲報乏瓊瑶。
路逢巴客買猿皮,一片蒙茸似黑絲。 常向小窗鋪坐處,却思空谷聽啼時。 弩傷忍見痕猶在,笛響誰誇骨可吹。 古樹團團行路曲,無人來作野賓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