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杖隨身去,鄉園得自娛。 紅鮮終日有,俗物向來無。 酒所揮椽筆,風前據槁梧。 逢人休舉似,兒輩笑吾徒。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造
鳩杖隨身去,鄉園得自娛。 紅鮮終日有,俗物向來無。 酒所揮椽筆,風前據槁梧。 逢人休舉似,兒輩笑吾徒。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浮生不住葉隨風,填海移山總是空。 長向人間愁老病,誰來閑坐此房中。
晨飆發荆州,落日到巴丘。 方知刳剡利,可接鬼神遊。 二湖豁南寖,九派駛東流。 襟帶三千里,盡在岳陽樓。 憶昔鬬羣雄,此焉爭上游。 吳昌屯虎旅,晉盛騖龍舟。 宋齊紛禍難,梁陳成寇讎。 鐘鼓長震耀,魚龍不得休。 風雪一蕭散,功業忽如浮。 今日時無事,空江滿白鷗。
旅魂驚塞北,歸望斷河西。 春風若可寄,暫爲遶蘭閨。
(徐知證虔修李玄李□王三□孟拱辰〖《崇文總目》卷五有《孟拱辰文集》三卷。 《宋史·藝文志》作《鳳苑集》〗鍾敬倫〖《全唐詩》無虔修等六人詩〗)古殿巍峨鎮碧峰,晉朝靈應顯神蹤。 林間野鳥驚寅(《大典》作「朝」)梵,嶺上孤猿聽晚(《大典》作「曉」)鐘。 (節度使[特]〖時〗進檢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證。 )鴈[□]冷雲生曉檻,虎溪秋月照寒松。 (賜紫僧虔修。 )香飛寶殿籠金像,檜倚松窗覆玉容。 (道士李玄。 )蝶戀半巖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 (觀察推官賜紫金魚袋李□。 )遊僧駐錫心皆佛,老樹擎煙勢似龍。 (觀察推官賜緋魚袋王三□。 )竹蔭禪扉(《大典》作「扃」)青靄合,嵐(《大典》作「風」)蒸幽(李壁引作「山」)逕綠苔封。 (司理參軍掌表奏孟拱辰。 )流泉遶砌清聲遠,列巘趍門更憧憧。 高吟況愛無塵境(《大典》作「老來欲脫塵寰境」),吟(《大典》作「閑」)訪空關不厭重。 (管[勾]〖旬〗官賜紫金魚袋鍾敬倫(鍾)。 見《吉石盦叢書》本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宋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 )(按:詩末原題一行云:「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與幕客門館僧閑遊聯題。 」《全唐詩續補遺》卷十五據《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七引《九江府志》、卷六六九九引《江州志》收本詩,題作《東林寺天祚二年聯句》,缺第三、第四、第八聯,又聯句者姓名均不著明,統歸知證名下,實誤。 異文頗多,已出校。 李壁《王荆文公詩箋注》卷二八《和蔡樞密種山藥》注引徐知證《棗林聯句》「嵐蒸山徑綠苔封」一句。 「棗林」爲「東林」之誤。 其餘校改,所據爲羅振玉《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廬山記》、同人《貞松老人遺稿·〈廬山記〉校勘記》,羅氏曾參據日本元祿本《廬山記》。 惟《殷禮在斯堂叢書》本將詩末原題一行誤植於匡白詩題之上,當改正。 )。
弱齡志登涉,壯即遠行遊。 名山忍偏歷,書劍多遲留。 我思在錦水,木落巴山秋。 願隨蛾眉月,影入平羌流。 孤飛何處鶴,清唳寒雲愁。 賞心隔歡愛,悵望烟巒稠。
謝病彌年歎偃牀,知君靈氣本無傷。 論筌自識忘筌意,失馬終爲得馬祥。 心到不貪方是寶,物歸何有即名鄉。 西都老尹歡迎近,預喜遥臨照席光。
海濶千江輳,風翻大浪隨。 六鼇元未足,不是下鈎遲。
樽俎當年緩带公,山月自高亭自遠。 榮榮枯枯幾晉餘,世外蓬萊忽清淺。
日暖林梢鵯鵊鳴,稻陂無處不青青。 老農睡足猶慵起,支枕東窗盡意聽。
止酒身多病,添書日正長。 睡魔推不去,茗碗熟難忘。 鵲過飛樵墮,蜂喧落粉香。 靜中觀物理,此樂未渠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