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春暖贈梅喜作二首 其一

〔宋朝〕 陳造

晴日烘開栗玉葩,嬾隨霰雪送年華。 淮鄉地冷開雖晚,竟是人間第一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范成君撃洞陰磬

    歷歷聞金奏,微微下玉京。 爲祥家諜久,偏識洞陰名。 澹佇人聞聽,鏗鏘古曲成。 何須百獸舞,自暢九天情。 注目看無見,留心記未精。 雲霄如可托,借鶴向層城。

    范傳正 唐宋诗
  • 和李德裕房公舊竹亭聞琴

    石室寒飆驚,孫枝雅器裁。 坐來山水操,玄斷吊遺埃。

    鄭澣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竹枝 二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 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

    白居易 唐宋诗
  • 題吳徵君巖居

    堯澤潤天下,許由心不知。 真風存綿緜,常與達者期。 有道吾不仕,有生吾不欺。 澹然靈府中,獨見太古時。 地脈發醴泉,巖根生靈芝。 天文若通會,星影應離離。 亭亭傅氏巖,何獨萬古思。

    鮑溶 唐宋诗
  • 題汝州從事廳

    詩人公署如山舍,秪向堦前便採薇。 驚燕拂簾閑睡覺,落花沾硯會餐歸。 壁看舊記官多達,牓挂明文吏莫違。 自說小池栽葦後,雨涼頻見鷺鶿飛。

    鄭谷 唐宋诗
  • 弄珠吟(《景德傳燈錄》卷三十作《翫珠吟二首》之一)

    般若神(《燈錄》作「靈」)珠妙難測,法性海中親認得。 隱現時游五藴山(《燈錄》作「隱顯常游五藴中」),內外光明大神力。 此珠無狀非大小,晝夜圓明悉能照。 (《燈錄》作「此珠非大亦非小,晝夜光明皆悉照」。 )用時無處復無蹤(《燈錄》作「覓時無物又無蹤」),行住(《燈錄》作「起坐」)相隨常了了。 先聖相傳相指授,信此珠人世希有。 智者號明不離珠,迷人將珠不識走。 (以上四句,《傳燈錄》作「黃帝曾遊于赤水,爭聽爭求都不遂。 罔像無心却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僞。 」)吾師權指喻摩尼,採人無數入(《燈錄》作「溺」)春池。 爭拈瓦礫將爲寶,智者安然而得之。 言下非近亦非遠(《燈錄》作「森羅萬象光中現」),體用如如轉無轉。 萬機珠對(《燈錄》作「消遣」)寸心中,一切時中巧方便。 皇帝曾遊於赤水,視聽爭求都不遂。 罔像無心却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僞。 非自心,非因緣,妙中之妙玄中玄。 森羅萬像光中現,尋之不見有根源。 (《燈錄》無以上九句)燒六賊(《宗鏡錄》卷七六「賊」下有「兮」字),爍四(《燈錄》作「衆」)魔,能摧我山(《宗鏡錄》作「摧我山兮」)竭愛(《燈錄》作「我」)河。 龍女靈山親獻佛,貧兒衣裏幾(《宗鏡錄》作「枉」,《燈錄》作「下任」)蹉{趷右下爲也}。 亦非性,亦非心(《燈錄》二「非」字皆作「名」),非性非心超古今。 體絕名言名不得(《燈錄》作「全體明時明不得」),權時題作《弄珠吟》。 (以上皆見影印日本花園大學圖書館藏高麗覆刻本南唐招慶寺靜筠二僧著《祖堂集》卷四)。

    天然 唐宋诗
  • 元宵微雨十六夜雨止見月

    燈火千門競是日,出戶黄昏雲抹漆。 夜光乘闇何處投,冷淡行人悵如失。 明朝風清天動色,雲陰初若龜兆坼。 須臾白盤升天東,相如歸來更全璧。

    仲并 唐宋诗
  • 十月二十六日三偈 其三

    窗外塵塵事,窗中夢夢身。 既知身是夢,一任事如塵。

    范成大 唐宋诗
  • 苦熱不寐獨起對月

    暑氣推不去,涼風挽不來。 中庭月色浄,攬衣起徘徊。 夜久萬籟寂,秋近孤蛩哀。 月墮玉繩低,此興真悠哉。

    喻良能 唐宋诗
  • 效竹枝體有感四首 其一

    來時梅花繞路旁,祇今壓枝梅子黄。 回思孤徑踏斜月,冉冉馬頭迎曉香。

    王質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