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上所經過,秋成正樂郊。 兒童驚衮繡,丞相只衡茅。
无
其他无
〔宋朝〕 許及之
橋上所經過,秋成正樂郊。 兒童驚衮繡,丞相只衡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原頭殯御遶新塋,原下行人望哭聲。 更想秋山連古木,唯應石上見君名。
千里南來背日行,關門無事一侯嬴。 山根百尺路前去,十夜耳中汾水聲。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四部叢刊》本宋法雲撰《翻譯名義集》卷七「續補譯師」條引唐義淨三藏詩。 《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下之下錄此爲「義淨三藏《誡看經》」。 )(按:《全唐詩》卷七八六收此詩於無名氏卷,注云:「載《翻譯名義集》,云唐義淨三藏作。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云:「按義淨詩今收十二函一冊,何不類附而別出於無名氏之下,豈編者未知義淨三藏即義淨歟。 然此詩祇據《翻譯名義集》錄,集又署名義淨三藏,終不得謂曰無名氏也。 」今承斯旨而重錄歸義淨名下。 )。
山僧纔到雪嶺,打就無底鐵船。 使人真覺海中,運載情與無情。
茲嶺別二年,今朝又重過。 過了還復來,哀哉蟻旋磨。
千錢買一舟,百錢買兩槳。 朝看潮水落,暮看潮水長。 持魚換鹽酪,縣郭時下上。 亦或得濁醪,不復計瓶盎。 浩歌忘遠近,醉夢墮莽蒼。 玄真不可逢,悠然寄遐想。
風亦何須過,林仍不厭深。 莫將春色眼,來看歲寒心。 政坐香通國,端令佩滿襟。 楚人更饒舌,得免世間尋。
朱絲徽黄金,問子用此何。 從來履霜操,不及懊儂歌。
論功久已冠羣侯,更欲王齊願自留。 從此朝家若懲創,王侯應得戒非劉。
但見紛紛勢莫收,要窮衮衮若爲頭。 路迷界眼疑無地,水失汀洲僅比溝。 我欲出郊思借蹇,君歸乘艇喜衝鷗。 畏寒自縮真衰矣,絕境明朝不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