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龍乞水龍何惜,縱令一雨纔涓滴。 但願羣公坐廟堂,且與慶元調玉曆。
无
其他无
〔宋朝〕 虞儔
問龍乞水龍何惜,縱令一雨纔涓滴。 但願羣公坐廟堂,且與慶元調玉曆。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惆悵佳期阻,園林秋景閑。 終朝碧雲外,唯見暮禽還。 泉石思攜手,煙霞不閉關。 杖藜仍把菊,對卷也看山。 望望離心起,非君誰解顏。
改火清明後,優恩賜近臣。 漏殘丹禁晚,燧發白榆新。 瑞彩來雙闕,神光煥四鄰。 氣回侯第暖,煙散帝城春。 利用調羹鼎,餘輝燭縉紳。 皇明如照隱,願及聚螢人。
琉璃地上紺宮前,發翠凝紅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盡,火光霞燄遞相燃。
丹心忠老母,白首媚萱堂。 萬里提兵路,三苗葬子方。 桑田多變海,萱草獨凌霜。 華潔凝秋色,葳蕤燦晚芳。 山靈驅毒蛀,神女靚明粧。 剝落千花後,舒遲百歲康。 如何齡九五,霞佩陟雲房。 語罷成追暮,羣然淚雨茫。 (原按:《誌銘》:總章己巳,閩廣之交,獠蠻嘯聚。 高宗命陳政公出撫之。 至界,以兵少請援,朝命二兄敏、敷領兵南下。 )(太母魏氏見三子之閩,乃與俱往。 至浙之江山縣,敏、敷病疽。 至浦城,孫子亦疽。 魏母提兵至鎮,政得進屯雲霄營。 政卒,孫元光將軍,代領其衆,奉建州治。 垂拱四年,魏氏卒,將軍以支孫承重,付州事于許天正,葬祖母于半徑山,結廬守制。 漳人稱半徑將軍。 故有《廬居語父老》之作。 )。
僧歸湖裏寺,魚聽水邊經。
灑掃衡茅端欲老,剪裁花木自爲春。 權門炙手非吾事,祇合丘園作散人。
籃輿拂曉出東關,鍾磬聲聞杳靄間。 心欲報恩頻入院,人逢勝己更觀山。 竹香細細禪房靜,江水渾渾野渡閑。 欲問漁人國興廢,黄鸝隔葉語緜蠻。
佛性戒珠心地印,婬坊酒肆光迥迥。 寶壽見他打一拳,從斯脫却勞生病。
觀人如觀玉,拙眼喜譏評。 得失顧在人,玉固非所病。 慶曆嘉祐間,人才於斯盛。 王回僅一招,石介棄不聘。 乃知天下士,成敗各有命。 願君姑安之,天定豈不勝。
謝事貧過筮仕初,歸裝僅有一柴車。 笥衣盡典仍耽酒,囷米無炊尚買書。 澗底飽觀苗鬰鬰,夢中聊喜蝶蘧蘧。 商山幾許功名事,老子如今却笑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