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其二

〔唐朝〕 陳元光

丹心忠老母,白首媚萱堂。 萬里提兵路,三苗葬子方。 桑田多變海,萱草獨凌霜。 華潔凝秋色,葳蕤燦晚芳。 山靈驅毒蛀,神女靚明粧。 剝落千花後,舒遲百歲康。 如何齡九五,霞佩陟雲房。 語罷成追暮,羣然淚雨茫。 (原按:《誌銘》:總章己巳,閩廣之交,獠蠻嘯聚。 高宗命陳政公出撫之。 至界,以兵少請援,朝命二兄敏、敷領兵南下。 )(太母魏氏見三子之閩,乃與俱往。 至浙之江山縣,敏、敷病疽。 至浦城,孫子亦疽。 魏母提兵至鎮,政得進屯雲霄營。 政卒,孫元光將軍,代領其衆,奉建州治。 垂拱四年,魏氏卒,將軍以支孫承重,付州事于許天正,葬祖母于半徑山,結廬守制。 漳人稱半徑將軍。 故有《廬居語父老》之作。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圣药王・醉似泥,仆从随,见小桥流水隔花溪。柳岸西,近古堤,数枝红

    杏出疏篱,墙外舞青旗。

    王伯成 元曲
  • 摩利支飞刀对箭・仙吕/赏花时

    那厮便耀武扬威说大言,怎敢今番夺众权?(摩利支云)我飞刀起!(正末云)箭对了!(摩利支云)飞刀起!(正末云)箭对了!(摩利支云)飞刀起!(正末云)箭对了!(摩利支云)五口飞刀,对了我三口,留着两口防身。 不中,我也近不的他,拨回马,我与你走、走、走!(下)(正末唱)他那里飞刀起,我这里箭离弦。 杀的他身躯倒偃,我见他拨回马走当先。

    无名氏 元曲
  • 双调・蟾宫曲

    博山铜细袅香风,两行纱笼,烛影摇红。 翠袖殷勤捧金钟,半露春葱。 畅好是会受用文章巨公,绮罗业醉眼朦胧。 夜宴将终,十二帘栊,月转梧桐。

    刘唐卿 元曲
  • 晋文公火烧介子推・醉高歌

    行路途劫劫巴巴,耽凄楚消消洒洒。 头直上风雪纷纷下咱两个冻不煞多应饿杀。

    狄君厚 元曲
  • 冤报冤赵氏孤儿・青歌儿

    端的是一言一言难尽。 (带云)程婴,(唱)你也忒眼内眼内无珍。 将孤儿好去深山深处隐,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拿住贼臣;碎首分身,报答亡魂,也不负了我和你硬踹着是非门,担危困。

    纪君祥 元曲
  • 前腔

    (末)告官人,听拜禀。 宅门里每日忙奔,念吴忠委实官身,不由己一言难尽!。

    徐田臣《杀狗记》 元曲
  • 邓夫人苦痛哭存孝・元和令

    端的是人不曾去铁衣,马不曾。

    关汉卿 元曲
  • 前同换头

    秋至,采楼高,龙山耸月正辉。 宴着红裙,终夜一任眠迟。 冬季赏雪,胆瓶簪梅数枝。 暖阁团坐,饮羊羔风味。 须知富贵,自然娇艳,有不搽红粉也相宜。

    无名氏《张协状元》 元曲
  • 大影戏

    今日设个几案,(喏)些儿事要相干。

    无名氏《张协状元》 元曲
  • 山麻客

    (生)你去渡关津,怕有人盘问,又没个官司文凭路引。 此行何处能安顿?蓦忽地怕有便人,寄取一封平安书信。

    施惠《幽闺记》 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