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世子方窮巷,懷人渠已荒丘。 文舉舊陪何尹,退之今信宣州。
无
其他无
〔宋朝〕 周孚
玩世子方窮巷,懷人渠已荒丘。 文舉舊陪何尹,退之今信宣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峽中丈夫絕輕死,少在公門多在水。 富豪有錢駕大舸,貧窮取給行艓子。 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旅。 攲帆側柁入波濤,撇漩捎濆無險阻。 朝發白帝暮江陵,頃來目擊幸有徵。 瞿堂漫天虎鬚怒,歸州長年行最能。 此鄉之人氣量窄,誤競南風疎北客。 若道土無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
曉日餘冰上,春池一鏡明。 多從履處薄,偏向飲時清。 比雪光仍在,因風片不成。 更隨舟楫去,猶可助堅貞。
日上罘罳疊影紅,一聲清梵萬緣空。 䙰褷滿地貝多雪,料峭入樓于闐風。 水榭初抽寥泬思,竹窗猶挂夢魂中。 靈香散盡禪家接,誰共殷源小品同。
高岡微雨後,木脫草堂新。 惟有疎慵者,來看淡薄人。 竹牙生礙路,松子落敲巾。 麤得玄中趣,當期宿話頻。
我愛正考甫,思賢作商頌。 我愛揚子雲,理亂皆如鳳。 振衣中夜起,露花香旖旎。 撲碎驪龍明月珠,敲出鳳皇五色髓。 陋巷蕭蕭風㭊㭊,緬想斯人勝珪璧。 寂寥千載不相逢,無限區區盡虛擲。 君不見沈約道,佳人不在茲,春光爲誰惜。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爲取龍城。
識得衣中寶,無明醉(伯作「酒」)自惺(《燈錄》、《通載》、伯作「醒」)。 百骸俱(《燈錄》、《宗鏡錄》作「雖」)潰散(伯作「悔盡」),一物鎮長靈。 知(《通載》作「智」)境渾非體(伯作「智劍揮非體」),尋(伯、《燈錄》、《通載》作「神」)珠不定(伯作「見」)形。 悟即(伯、《燈錄》、《通載》作「則」)三身佛,迷疑萬卷經。 在心心豈(《燈錄》、《通載》、伯作「可」)測,居(《燈錄》、《通載》作「歷」)耳耳難聽。 罔像先天地,淵玄(《燈錄》、《通載》作「玄泉」,伯作「懸泉」)出杳冥(伯作「名」)。 本剛非鍛(伯作「斷」)鍊,元淨(《燈錄》、《通載》作「鏡」)莫澄停(伯作「亭」、《燈錄》、《通載》作「渟」)。 盤泊(《通載》作「礴」)逾(伯作「轉」,《燈錄》、《通載》作「輪」)朝日,玲瓏(伯作「鈴鑨」)暎曉星。 瑞光流不滅,真澄(伯作「氣」)濁還清(《燈錄》、《通載》作「真氣觸還生」)。 鑒照崆峒(伯作「空洞」)寂,勞(《燈錄》、《通載》、伯作「羅」)籠法界明。 剉(《燈錄》作「挫」,伯作「春」)凡功不滅(伯作「狹」),超聖果非盈。 龍女心親獻,虵(《燈錄》、《通載》作「闍」)王口自傾(伯作「經」,《燈錄》、《通載》作「呈」)。 護鵝人却活,黃雀義(《燈錄》、《通載》作「意」)猶輕。 解語非關舌,能言不是聲。 絕邊彌瀚(《燈錄》、《通載》作「汗」)漫,三(《燈錄》、《通載》作「無」)際等空平。 演教非爲教(《燈錄》、《通載》作「說」),聞名不(《燈錄》作「勿」,《通載》作「忽」)認名。 (伯無以上四句)。 二(伯、《通載》、《燈錄》作「兩」)邊俱不(《通載》作「莫」)立(伯作「守」),中道不須行。 見月休看(《燈錄》、《通載》作「觀」)指(伯作「紙」),歸(伯作「知」,《燈錄》、《通載》作「還」)家罷問程(伯作「逞」)。 識心豈測(《燈錄》作「心則」,伯、《通載》作「心即」)佛,何佛更堪成。 (按:《景德傳燈錄》卷三十收丹霞和尚《翫珠吟二首》,此爲其二。 另伯三五九七卷、《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六亦收此詩。 異文並注出。 《宗鏡錄》卷四十收「百骸雖潰散,一物鎮長靈」二句,題作《般若吟》,不注作者名。 )。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雪髮霜鬚,鯢齒雞膚。 年侵蒲柳,日在桑榆。 用持智之大柄,靜守道之元樞。 而今百草頭邊用,妙得雲門一字俱。
村徑迷南北,晨興乃錯行。 悟來還已遠,却悔早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