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趙待制挽詞 其二

〔宋朝〕 樓鑰

詩近劉賓客,手追歐率更。 雙旌古良吏,萬卷老書生。 世諦浮雲薄,生緣曉夢驚。 吁嗟東向議,何日遂施行。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初下東周贈孟郊

    鶴老身更卬,龜死殼亦靈。 正信非外沿,終始全本情。 童子不戲塵,積書就巖扃。 身著木葉衣,養鹿兼牸耕。 偶隨下山雲,荏苒失故程。 漸入機險中,危思難太行。 十髮九縷絲,悠然東周城。 言詞野麋態,出口多累形。 因依漢元寮,未思羇細輕。 [冷]竈助新熱,靜砧與寒聲。 斷蓬在門欄,豈當桃李榮。 寄食若蠹蟲,侵損利微生。 固非拙爲強,懦劣外療幷。 素堅冰蘖心,潔持保堅貞。 修文返正風,刊字齊古經。 慙將衰末分,高棲喧世名。

    劉言史 唐宋诗
  • 貴池曉望

    稂莠參天剪未平,且乘孤櫂且行行。 計疎狡兔無三窟,羈甚賓鴻欲一生。 合眼亦知非本意,傷心其奈是多情。 前溪好泊誰爲主,昨夜沙禽占月明。

    羅隱 唐宋诗
  • 寄楊贊圖學士

    東堂第一領春風,時怪關西小驥慵。 華表柱頭還有鶴,華歆名下別無龍。 君恩鳳閣含毫數,詩景珠宮列肆供。 今日江南駐舟處,莫言歸計爲雲峰。

    黃滔 唐宋诗
  • 六七

    知恩須報恩,有恩莫不更。 (「更」,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報」。 )[更]在枯井中,(「更」字據伯三五五八卷補。 )誰能重來救。

    王梵志 唐宋诗
  • 五言遼東侍宴山夜臨秋同賦臨韻應詔

    奉駕凌稽阜,同御掩□岑。 肆賞乖濡足,窮覽{忄口}(疑爲「惕」字)乾心。 一德光神武,萬象鏡冲襟。 御□遼山夕,凝麾溟海潯。 帷殿(《初》作「殿帳」)清炎氣,輦道含秋陰。 凄風移漢筑,流水入虞琴。 雲飛送斷鴈,月上淨疎林。 滴瀝露枝響,空濛煙壑深。 撫躬謝仁智,泉石忝登臨。 信美陪仙蹕,長歌[慰](尉)陸沉。 (見影日本藏唐卷子本《翰林學士集》,以《初學記》卷三引詩參校。 )(按:《全唐詩》卷四十據《初學記》、《唐詩紀事》收入本詩,僅存「殿帳清炎氣」以下八句。 卷子本詩題下署:「秘書郎弘文館直學士臣上官儀上。 」)。

    上官儀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占日第十一(京本列第六○五十六首) 三十四

    太陽畔,氣若璧形圓。 其影團圓(京本作「團」)如暈色,羣(京本作「郡」)邦臣下反(京本作「反主」)謀專,奪我境邊田。 (主小臣謀反分國。 京本注:「主小臣謀叛分國侵奪之事。 」)。

    易靜 唐宋诗
  • 謝吳越王贈金鐘(題擬)

    乞與金鐘病眼明。 。

    陶穀 唐宋诗
  • 閩人爲鄭家八虎歌(題擬)

    賈彪之虎兮往代,荀爽八龍兮典載,名不朽兮人不逢,人不逢兮名空在。 滎陽八虎今成羣,見之避之走紛紛。 (見宋趙與泌、黃巖孫纂《仙溪志》卷四,注出《藝文志》、《九國志》、《獨〖疑有誤〗實錄》及《郡志》)(按:唐末詩人鄭良士有子八人,皆善文學,時稱鄭家八虎,爲作歌。 )。

    佚名 唐宋诗
  • 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

    山公能飲酒,居士好彈箏。 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幷。 納涼風颯至,逃暑日將傾。 便就南亭裏,餘尊惜解酲。

    孟浩然 唐宋诗
  • 出城所見賦五題 其五

    二月風堪愛,悠悠天際生。 向空鳴籟細,乘暝作寒輕。 拂水紋層浪,穿條杌紫莖。 煩君期素魄,相伴倒春清。

    宋祁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