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冷不可向,其中實曠然。 行藏睽素志,燕樂了餘年。 鶴化人何處,鸞孤影自憐。 才高不盡用,流慶尚綿綿。
无
其他无
〔宋朝〕 樓鑰
嚴冷不可向,其中實曠然。 行藏睽素志,燕樂了餘年。 鶴化人何處,鸞孤影自憐。 才高不盡用,流慶尚綿綿。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有美一人兮婉如清揚,識曲別音兮令姿煌煌。 繡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憂忘。 欲贈之以紫玉尺,白銀璫,久不見之兮湘水茫茫。
淮安古地擁州師,畫角金鐃旦夕吹。 淺草遙迎鷫鸘馬,春風亂颭辟邪旗。 謫仙年月今應滿,戇諫聲名衆所知。 何況遷喬舊同伴,一雙先入鳳凰池。
獨酌芳春酒,登樓已半醺。 誰驚一行雁,衝斷過江雲。
彼見是忘憂,此看同腐草。 青山與白雲,方展我懷抱。
馬融方直校,閱檢復持鉛。 素業高風繼,青春壯思全。 論文多在夜,宿寺不虛年。 自署區中職,同荒郭外田。 山鄰三徑絕,野意八行傳。 煮玉矜新法,留符識舊仙。 涵苔溪溜淺,搖浪竹橋懸。 複洞潛棲燕,疏楊半翳蟬。 詠歌雖有和,雲錦獨成妍。 應以馮唐老,相譏示此篇。 (見江標影宋書棚本《李端詩集》卷三)(按:《全唐詩》卷二八六以此詩爲李端詩,題作「酬前駕部員外郎苗發」,實誤。 檢影宋書棚本此詩附於李端《得山中道友書寄苗錢二員外》後,題作「酬前」,下署「駕部員外郎苗發」,殆爲苗發酬答李端見寄之作而附入李端集者。 後代輾轉刻印,誤將苗發職銜與詩題相連,遂誤成端詩。 類似情況,在唐人原集中甚常見,如竇叔向詩誤歸已經繼之類,岑仲勉、李嘉言二先生已指出。 苗發與張芬詩誤歸李端,亦屬同類型錯誤。 )。
花瓷泛蜜小劑供,極有痛快鏖邪功。 生枝滋味雖可口,流品故應甘下風。
已向幽居賦晚晴,欲經絕壁訪神清。 不憂五柳荒松菊,敢嘆三閭带杜蘅。 =無風月三千首,賴有絲桐一再行。 誰似孔庭能父子,繼揮高韻思如傾。
想像編星拱紫微,龍蛇日暖動旌旗。 恭維虹瑞生虞帝,遠以鸞驂會宓妃。 雲氣先飛三足使,風紋不皺六銖衣。 君王若問蟠桃木,溜雨霜皮幾萬圍。
老病在臂踝,終日不喜動。 溪雲忽過前,袖手以目送。 今晨光景佳,霽色入鳥哢。 駕言出柴荆,暫作湖山夢。 東村望鶴巢,西阜過獾峒。 父老意欣然,爲我撥春甕。 豈惟澆舌燥,亦用軟脚痛。 形骸去繩檢,談笑得少縱。 吳蠶初上簇,陂稻亦己種。 端五數日間,更約同解糭。
南風釀卑濕,滑滑病履舄。 竟日隠几坐,拳局不得適。 丹田恍澒洞,銀海眩眵黑。 髀弱類跨鞍,臂强如運甓。 合體競酸嘶,莫夜輒增極。 奏牀不得眠,耿耿到明發。 黄妳共住久,來夢乃其職。 睡魔吾故人,曩是不速客。 招呼各偃蹇,莫效尺寸力。 周公無由來,咫尺今古隔。 彭尸不得去,罡騎無行色。 主客兩愁緒,虛室浪生白。 人言老禪師,兩脇不到席。 茲事恐未暇,但願了今夕。 平生北窗眠,栩栩即聖域。 睡僊吾所慕,行步亦鼾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