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行周化,稽山秘夏圖。 百王豈殊軌,千載協前謨。 肆覲遵時豫,順動悅來蘇。 安流進玉軸,戒道翼金吾。 龍旂煥辰象,鳳吹溢川塗。 封唐昔敷錫,分陝被荆吳。 沐道咸知讓,慕義久成都。 冬律初飛管,陽鳥正銜蘆。 嚴飆肅林薄,曖景澹江湖。 鴻私浹幽遠,厚澤潤凋枯。 虞琴起歌詠,漢筑動巴歈。 多幸霑行葦,無庸類散樗。
无
其他无
〔唐朝〕 虞世南
南國行周化,稽山秘夏圖。 百王豈殊軌,千載協前謨。 肆覲遵時豫,順動悅來蘇。 安流進玉軸,戒道翼金吾。 龍旂煥辰象,鳳吹溢川塗。 封唐昔敷錫,分陝被荆吳。 沐道咸知讓,慕義久成都。 冬律初飛管,陽鳥正銜蘆。 嚴飆肅林薄,曖景澹江湖。 鴻私浹幽遠,厚澤潤凋枯。 虞琴起歌詠,漢筑動巴歈。 多幸霑行葦,無庸類散樗。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長干斜路北,近浦是兒家。 有意來相訪,明朝出浣紗。 發向橫塘口,船開值急流。 知郎舊時意,且請攏船頭。 昨暝逗南陵,風聲波浪阻。 入浦不逢人,歸家誰信汝。 未曉已成妝,乘潮去茫茫。 因從京口渡,使報邵陵王。 始下芙蓉樓,言發琅邪岸。 急爲打船開,惡許傍人見。
煙波極目已霑襟,路出東塘水更深。 看取海頭秋草色,一如江上別離心。
五字投精鑒,慙非大雅詞。 本求閑賜覽,豈料便蒙知。 幽拙欣殊幸,提攜更不疑。 弱苗須雨長,懶翼在風吹。 礪鏃端楊葉,光門待桂枝。 計聞塵裏譽,因和禁中詩。
一條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蘿洞口煙。 十里暗流聲不斷,行人頭上過潺湲。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 醫得眼前瘡,剜却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離堂千里客,歸騎五陵人。 路轉函關晚,煙開上苑新。 天涯將野服,闕下見鄉親。 問得存亡事,裁詩寄海濱。
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臺前別作春。 不須面上渾妝却,留著雙眉待畫人。
本志慕道倫,道倫常獲親。 時逢杜源客,每接話禪賓。 談玄月明夜,探理日臨晨。 萬機俱泯迹,方識本來人。
秋景蕭條葉亂飛,庭松影裏坐移時。 雲迷鶴駕何方去,仙洞朝元失我期。
碧幢紅苑合洪鈞,桂樹林前信有春。 莫戀花時好風景,磻溪不是釣魚人。 (見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桂林石刻》每一冊《唐張濬劉崇龜杜鵑花唱和詩》)(按:張、劉二人詩刻摩崖在龍隱洞,高一尺五寸,寬二尺四寸,真書徑八分。 劉詩下署銜曰:「前嶺南東道節度使檢校右僕射劉崇龜上。 」末題記一行云:「乾寧元年三月廿七日將仕郎前守監察御史張巖書。 」劉詩已收入《全唐詩》卷七一五,題僅作《寄桂帥》,有五字誤,今重錄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