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拄頰俯橫塘,塵外躋攀四面涼。 南瀆夜鳴江水瀧,北窗曉浥芰荷香。 著亭盡得山川景,携客同甘醴盎觴。 寄興江村家八九,平分我欲卧南陽。
无
其他无
〔宋朝〕 袁說友
城頭拄頰俯橫塘,塵外躋攀四面涼。 南瀆夜鳴江水瀧,北窗曉浥芰荷香。 著亭盡得山川景,携客同甘醴盎觴。 寄興江村家八九,平分我欲卧南陽。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風光滿路旗旛出,林下高人待使君。 笑藉紫蘭相向醉,野花千樹落紛紛。
載闢載袚,丞相是臨。 弛其武刑,諭我德心。 其危既安,有長如林。 曾是讙譊,化爲謳吟。
嘖嘖雀引雛,稍稍筍成竹。 時物感人情,憶我故鄉曲。 故園渭水上,十載事樵牧。 手種榆柳成,陰陰覆牆屋。 兔隱豆苗肥,鳥鳴桑椹熟。 前年當此時,與爾同遊矚。 詩書課弟姪,農圃資童僕。 日暮麥登場,天晴蠶坼簇。 弄泉南澗坐,待月東亭宿。 興發飲數杯,悶來棊一局。 一朝忽分散,萬里仍羈束。 井鮒思反泉,籠鶯悔出谷。 九江地卑濕,四月天炎燠。 苦雨初入梅,瘴雲稍含毒。 泥秧水畦稻,灰種畬田粟。 已訝殊歲時,仍嗟異風俗。 閑登郡樓望,日落江山綠。 歸雁拂鄉心,平湖斷人目。 殊方我漂泊,舊里君幽獨。 何時同一瓢,飲水心亦足。
寢門來哭夜,此月小祥初。 風意猶憶瑟,螢光乍近書。 牆蒿藏宿鳥,池月上鉤魚。 徒引相思淚,涓涓東逝餘。
秦帝防胡虜,關心倍可嗟。 一人如有德,四海盡爲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 至今徒者骨,猶自哭風沙。
草色綠溪晚,梅香生縠文。 雲天斂餘霽,水木籠微曛。 垂釣坐方嶼,幽禽時一聞。 何當五柳下,酌醴吟庭筠。
曲陽分散會京華,見說三年住海涯。 別後解餐蓬虆子,向前未識牡丹花。 偶逢日者敎求祿,終傍泉聲擬置家。 蹋雪攜琴相就宿,夜深開戶斗牛斜。
能以郡中暇,不遺塵外蹤。 嘯儔得鴛鴦,探策入雲松。 緣徑歷空際,望崖來劍峰。 況當會天人,復此陳歌鐘。 賤子固多癖,偶茲安一峰。 步林欣有適,築室幸可容。 寧期樵牧處,忽與軒蓋逢。 仰荷高興屬,俯慙危磴重。 攀幽破巖靄,踐滑觸苔封。 秋景山光動,寒叢菊艷濃。 賞心愜觴酌,逸韻陶襟胸。 仍叨勒名字,永紀今所從。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四)。
雙旌牧清源,吟看壺公翠。 (見黃滔《黃御史公集》卷四《壺公山》詩注、《輿地紀勝》卷一三五、《莆陽比事》卷一、《記纂淵海》卷十)。
奉戒爲身寶,永劫享靈期。 虛心會虛寂,精感在精思。 九鸞陪玉軼,八鳳薦金芝。 青童歌妙曲,玄女唱清詞。 神尊示光景,太上湛希夷。 天華雜香起,法雨散靈滋。 勤苦修生道,翹想作仙基。 精誠如不怠,鶴駕自當之。 (以上十七首,均見《正統道藏》本杜光庭《太上三洞傳授道德經紫虛籙拜表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