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感遇十二首 十

〔唐朝〕 張九齡

漢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札書,欲寄雙飛翼。 冥冥愁不見,耿耿徒緘憶。 紫蘭秀空蹊,皓露奪幽色。 馨香歲欲晚,感歎情何極。 白雲在南山,日暮長太息。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青雲驛

    岧嶢青雲嶺,下有千仞谿。 裴回不可上,人倦馬亦嘶。 願登青雲路,若望丹霞梯。 謂言青雲驛,繡戶芙蓉閨。 謂言青雲騎,玉勒黃金蹄。 謂言青雲具,瑚璉雜象犀。 謂言青雲吏,的的顏如珪。 懷此青雲望,安能復久稽。 攀援信不易,風雨正淒淒。 已怪杜鵑鳥,先來山下啼。 纔及青雲驛,忽遇蓬蒿妻。 延我開蓽戶,鑿竇宛如圭。 逡巡吏來謁,頭白顏色黧。 饋食頻叫噪,假器仍乞醯。 嚮時延我者,共捨藿與藜。 乘我牂牁馬,蒙茸大如羝。 悔爲青雲意,此意良噬臍。 昔游蜀門下,有驛名青泥。 聞名意慘愴,若墜牢與狴。 雲泥異所稱,人物一以齊。 復聞閶闔上,下視日月低。 銀城蘂珠殿,玉版金字題。 大帝直南北,羣仙侍東西。 龍虎儼隊仗,雷霆轟鼓鼙。 元君理庭內,左右桃花蹊。 丹霞爛成綺,景雲輕若綈。 天池光灩灩,瑤草綠萋萋。 衆真千萬輩,柔顏盡如荑。 手持鳳尾扇,頭戴翠羽笄。 雲韶互鏗戛,霞服相提攜。 雙雙發皓齒,各各揚輕袿。 天祚樂未極,溟波浩無隄。 穢賤靈所惡,安肯問黔黎。 桑田變成海,宇懸烹爲韲。 虛皇不願見,雲霧重重翳。 大帝安可夢,閶闔何由躋。 靈物可見者,願以諭端倪。 蟲蛇吐雲氣,妖氛變虹蜺。 獲麟書諸冊,豢龍醢爲臡。 鳳皇占梧桐,叢雜百鳥棲。 野鶴啄腥蟲,貪饕不如雞。 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 靈物比靈境,冠履寧甚睽。 道勝即爲樂,何慙居稗稊。 金張好車馬,於陵親灌畦。 在梁或在火,不變玉與鵜。 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 吟此青雲諭,達觀終不迷。

    元稹 唐宋诗
  • 題杭州南亭

    舊隱即雲林,思歸日日深。 如今來此地,無復有前心。 古石生靈草,長松栖異禽。 暮潮簷下過,濺浪濕衣襟。

    姚合 唐宋诗
  • 酒中十詠 酒牀

    糟牀帶松節,酒膩肥如羜。 滴滴連有聲,空疑杜康語。 開眉既壓後,染指偷嘗處。 自此得公田,不過渾種黍。

    皮日休 唐宋诗
  • 秋賦有期因寄襲美

    雲似無心水似閑,忽思名在貢書間。 煙霞鹿弁聊懸著,隣里漁舠暫解還。 文章病來猶滿篋,藥苗衰後即離山。 廣寒宮樹枝多少,風送高低便可攀。

    陸龜蒙 唐宋诗
  • 聞李頻員外卒

    蒼蒼難可問,問荅亦難聞。 落葉平津岸,愁人李使君。 文章應力竭,茅土始天分。 又逐東風去,迢迢隔嶺雲。

    貫休 唐宋诗
  • 度巴硤(伯三六一九[一])

    客從巴硤度(水渡)[二],傳子(爾)訴(泝)行舟。 是日風波濟(霽)(蔣云「濟」有「止」意,《莊子》、《淮南子》中均有〖風濟〗的用法,不必改。 ),高塘(堂)[三]雨半收。 青山滿蜀道,渌(綠)水向荆州。 不作書相慰(問),何(誰)能散(慰)別愁。 (皎然《詩式》卷三引「青山滿蜀道,渌水向荆州」二句,作「崔顥《別人》」。 )([一]按原卷載詩三首:一《綵雲篇》,二《度巴峽》,三《秋夜泊江渚》。 第一首題下有李邕名。 檢《全唐詩》第一第三兩首正是李邕作,但第一首詩題作「詠雲」,第三首殘。 [二]按此詩見《全唐詩》二函九冊,謂爲崔顥作,題作『贈盧八象』。 故此據敦煌卷先用互著例載入李邕,然後據《全唐詩》校其異文,凡九事。 茲作說明於第一事下。 [三]俞云:「『高塘』應作『高唐』,兩本俱誤。 」)。

    李邕 唐宋诗
  • 觀二劉題壁

    溫其題詩新歷寺,落筆風雨驚長林。 眼高一世常欲駡,想見掀髯坐巖陰。 致中題詩新興寺,壞壁歲久莓苔侵。 山僧好事亦可喜,解誦鳥啼春意深。 我來經覽渾如昨,玉友金昆念離索。 投林倦翼不同栖,况復分飛在寥廓。 故山終勝他山好,新交不如舊交樂。 何况把酒問鷗盟,卧聽松風同一壑。

    劉子翬 唐宋诗
  • 柯山道上作

    道路如繩直,郊園似砥平。 山爲翠螺踊,橋作彩虹明。 午酌金丸橘,晨炊玉粒粇。 江村好時節,及我疾初平。

    陸游 唐宋诗
  • 江行七日阻風至繁昌舍舟出陸二首 其二

    山行辛苦水行愁,只是詩人薄命休。 管取如今遵陸了,雲開風順水東流。

    楊萬里 唐宋诗
  • 次韻李士衡失解送公衍赴調二首 其二

    向來翰墨付群兒,直把行藏待主知。 風引去帆聲獵獵,手調焦尾意遲遲。 遥知夜宿吹藜處,恰是春深造榜時。 預恐阿婆愁見我,略須回馬避旌麾。

    項安世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