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月中秋氣清,淪枝浹葉况精英。 學人鼻觀飽參罷,七竅通融四體輕。
无
其他无
〔宋朝〕 曾丰
一段月中秋氣清,淪枝浹葉况精英。 學人鼻觀飽參罷,七竅通融四體輕。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男兒懷壯節,何不事嫖姚? 高疊觀諸寨,全師護大朝。 淺山寒放馬,亂火夜防苗。 下第春愁甚,勞君遠見招。
三秋稽顙叩真靈,龍虎交時金液成。 絳雪既凝身可度,蓬壺頂上彩雲生。
(原缺卷首。 劉復云:「抄出者共四十六首。 」現選錄二十六首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云與劉復所見伯三二一一卷同一系統的敦煌遺書尚有斯五四四一、斯五六四一兩卷。 其中斯五四四一卷題作「王梵志立詩集卷中」,因知伯三二一一卷諸詩亦應爲王梵志作。 )。
客心豁初霽,霽色暝玄灞。 西向看夕陽,曈曈映桑柘。 二賢誠逸足,千里陪征駕。 古樹枳道傍,人煙杜陵下。 伊余在羈束,且復隨造化。 好道當有心,營生苦無暇。 高賢幸茲偶,英達窮王霸。 迢遰客王程,裴回主人夜。 一薫知異質,片玉誰齊價。 同結丘中緣,塵埃自茲謝。
空塘水碧春雨微,東風散漫楊柳飛。 依依南浦夢猶在,脈脈高唐雲不歸。 江頭日暮多芳草,極目傷心烟悄悄。 隔江紅杏一枝明,似玉佳人俯清沼。 休向春臺更迴望,銷魂自古因惆悵。 銀河碧海共無情,兩處悠悠起風浪。
風旌引素轅,歌紼遠猶喧。 此路成千古,何人歎九原。 未亡鍾淑儷,不朽寄空言。 兄子今爲後,春秋無餒魂。
洛陽三月見梨花,遥認清香識鈿車。 今日風光兩無頼,莫愁應已嫁盧家。
昔聞王子猷,借宅亦種竹。 此君固可喜,人亦清不俗。 伯氏貧而癯,一飯不飽肉。 堂前自經始,護此無盡綠。 一官歲强半,餘日如轉燭。 待其長稚子,而已牽歸轂。 何由享嘉蔭,償我志願足。 應煩彼邦人,日報平安幅。
舫子窗扉面面開,金壺桃杏間尊罍。 東風忽送笙歌近,一片樓臺泛水来。
前年磬湖新雨歇,獨繞湖邊待明月。 夜深雲散月華來,疑是山陰踏晴雪。 去年鎖宿校羣英,冰娥於人亦有情。 仰看一鏡緣雲上,俯聽春蠶食葉聲。 今年廣文在官舍,亦復開樽臨月榭。 慈顔一笑綵衣輕,誰云官冷孤清夜。 酒闌月色更徘徊,捲簾開戶真佳哉。 懸知明年應更好,扁舟正泊雙溪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