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簡黄子耕

〔唐朝〕 趙蕃

不見吾叔度,侵尋將六年。 林間迂子步,江上望余船。 會合信不易,往來成屢愆。 孤山梅未老,曷日訪三賢。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途經華嶽

    飭駕去京邑,鳴鸞指洛川。 循途經太華,回蹕暫周旋。 翠崿留斜影,懸巖冒夕煙。 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 彷彿看高掌,依稀聽子先。 終當銘歲月,從此記靈仙。

    明皇帝 唐宋诗
  • 相和歌辭 采蓮曲

    稽山罷霧鬱嵯峨,鏡水無風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

    賀知章 唐宋诗
  • 使東川 梁州夢

    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遊。 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元稹 唐宋诗
  • 立木海上刻詩

    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 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李贊華 唐宋诗
  • 銀河昨夜降醍醐,灑遍坤維萬象蘇。 疑是鮫人曾泣處,滿池荷葉捧真珠。

    成彥雄 唐宋诗
  • 琢玉

    卞玉何時獻,初疑尚在荆。 琢來聞制器,價衒勝連城。 虹氣衝天白,雲浮入信貞。 珮爲廉節德,杯作侈奢名。 露璞方期辨,雕文幸既成。 他山豈無石,寧及此時呈。

    丁居晦 唐宋诗
  • 八拍蠻 二

    愁鎖黛眉煙易慘,淚飄紅臉粉難勻。 憔悴不知緣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閻選 唐宋诗
  • 它山堰

    截斷寒流疊石基,海潮從此作回期。 行人自老青山路,澗急水聲無絕時。 (以上二首均見南宋魏峴《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下,《四明叢書三集》本。 二詩承溫州師院張靖龍同志錄示)(〖1〗張靖龍云:南宋林元晉《回沙閘記》云:「唐僧元亮賦堰詩,有曰:『海潮從此作回期。 』人謂絕唱。 」明末李鄴嗣《甬上高僧詩》卷上曰:「縣令王元暐起它山堰,主水啓閉,民德之,亮公爲題一詩。 宋志載吾最四絕句,以公題它山堰爲第一。 所云景絕詩亦絕者也。 公又作長歌一首以記其事。 」魏峴考訂《它山歌》爲元亮所作:「人知它山之詩而不知它山之歌。 歌以言詩之未盡,詩以言歌之所不欲文。 不觀其詩,無以見亮公之絕唱,不觀其歌,無以見王侯之始謀。 予方幼時,蓋嘗耳其歌之大略矣。 每以石刻不存爲恨。 咨詢耆老有年于茲,近劃得墨刻,讀之甚喜。 或疑圖志上載絕句爲唐僧元亮所作,此刻不載歲月名稱,恐非亮公之筆。 然即其歌以溯其意,如因祈禱入山與夫櫂舟深入之語,非亮公距王侯未遠,其孰能知此耶? 」)。

    宗亮 唐宋诗
  • 靜法師東齋

    築室在人境,遂得真隱情。 春盡草木變,雨來池館清。 琴書全雅道,視聽已無生。 閉戶脫三界,白雲自虛盈。

    王昌齡 唐宋诗
  • 今日棋軒風爽天休可紆步無以簿領爲解兼戲成短章

    不肯歸休本俗才,癡兒了事太悠哉。 勸君抽取文符手,且就凉軒鬭茗來。

    宋庠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