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春方盡,南風吹晝長。 野香花襲草,秀色麥侵桑。 客子政懷倦,田家任苦忙。 悵予終愧汝,垂老未渠央。
无
其他无
〔唐朝〕 趙蕃
南國春方盡,南風吹晝長。 野香花襲草,秀色麥侵桑。 客子政懷倦,田家任苦忙。 悵予終愧汝,垂老未渠央。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南康太守負才豪,五十如今未擁旄。 早得一人知姓字,常聞三事說功勞。 月明渡口漳江靜,雲散城頭贛石高。 郡政已成秋思遠,閑吟應不問官曹。
天下有蚊子,候夜噆人膚。 平望有蚊子,白晝來相屠。 不避風與雨,羣飛出菰蒲。 擾擾蔽天黑,雷然隨舳艫。 利嘴入人肉,微形紅且濡。 振蓬亦不懼,至死貪膏腴。 舟人敢停棹,陸者亦疾趨。 南北百餘里,畏之如虎貙。 噫嘻天地間,萬物各有殊。 陽者陽爲伍,陰者陰爲徒。 蚊蚋是陰物,夜從喧牆隅。 如何正曦赫,吞噬當通衢。 人筋爲爾斷,人力爲爾枯。 衣巾穢且甚,盤饌腥有餘。 豈是陽德衰,不能使消除。 豈是有主者,此鄉宜毒荼。 吾聞蛇能螫,避之則無虞。 吾聞蠆有毒,見之可疾驅。 唯是此蚊子,逢人皆病諸。 江南夏景好,水木多蕭疎。 此中震澤路,風月彌清虛。 前後幾來往,襟懷曾未舒。 朝既蒙襞積,夜仍跧蘧蒢。 雖然好吟嘯,其奈難踟蹰。 人生有不便,天意當何如。 誰能假羽翼,直上言紅鑪。
落葉紛紛暮雨和,朱絲獨撫自清歌。 放情休恨無心友,養性空拋苦海波。 長者車音門外有,道家書卷枕前多。 布衣終作雲霄客,綠水青山時一過。
蒹葭水暗螢知夜,楊柳風高鴈送秋。 露滴曉花疑錦繡,風吹寒竹認笙簧。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師。 欣同八景會,更叶九丹時。 鸞鶴遙煙境,江山渺別思。 當遷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以上三首幷見《正統道藏》本元劉大彬撰《茅山志》卷二)(按:據同書同卷附玄靜先生等表奏,前二詩中之一首爲天寶十載九月十四日由內侍袁思藝宣勑。 又玄靜先生即李含光,爲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師,事跡詳《顏魯公文集》卷七《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 〖1〗《輿地紀勝》卷十七《建康府》「碑記」云:「《賜李煉師詩詔》,唐道士任良友書。 玄宗所賜詩,凡三首,貞元十四年刻石。 在茅山。 」)。
夏之日,炎景斯鬱。 我有珍簟,淒其以栗。
陽與陰和合,須從一字求。 分明皆是象,作相不能投。 舉措先真實,精麤各自柔。 恒持通覺悟,萬派水東流。
亭上可率飲,林間宜率吟。 每於詩酒裏,寓我率然心。
清溪夾桃逕,玉洞萬株春。 爲有雙溪悞,漁人休問津。
石帆山下樂誰如,八尺輕舠萬頃湖。 能釀人家分小榼,愛棋道士寄新圖。 條枚積地樹雞柵,溝港接筒澆芋區。 父子還家更何事,斷編燈下講唐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