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辱緘書報,於今歲有秋。 飄流聞客語,消息解人憂。 薦牘新頻上,詩聲舊得優。 君歸定蓬閣,我去復炎州。
无
其他无
〔唐朝〕 趙蕃
自辱緘書報,於今歲有秋。 飄流聞客語,消息解人憂。 薦牘新頻上,詩聲舊得優。 君歸定蓬閣,我去復炎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書屋倚麒麟,不同牛馬路。 牀頭萬卷書,溪上五龍渡。 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 茅簷無外物,只見青雲護。
明月孤舟遠,吟髭鑷更華。 天形圍澤國,秋色露人家。 水館螢交影,霜洲橘委花。 何當尋舊隱,泉石好生涯。
泰壇恭祀事,彩仗下寒坰。 展禮陳嘉樂,齋心動衆靈。 韻長飄更遠,曲度靜宜聽。 泛響何清越,隨風散杳冥。 徹懸和氣聚,旋退曉山青。 本自鈞天降,還疑列洞庭。
明主十徵何謝病,煙霞不許作堯臣。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大典》「富」作「貴」)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聽(《大典》「聽」作「見」)笙歌聒醉人。 攜取琴(《大典》「琴」作「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見北京圖書館藏《永樂大典》卷一三四五○。 二寘)。 處士門。 《宋詩紀事》卷五收陳詩七首。 其《歸隱》一首與《大典》同。 惟《大典》題作《偶題》。 其《辭上歸進詩》,作於入宋之後,茲編不取。 餘五首,一首複出。 故但錄其四首。 (又按此詩亦見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十。 )(〖1〗邵伯溫《易學辨惑》云:摶隱居華陰山,自晉以後,每聞一朝革命,顰蹙數日。 人有問者,瞪目不答。 一日,乘驢過華陰市,聞太祖登極,大笑。 問其故,曰:「天下自此定矣。 」遁迹之初,作此詩云云,豈淺丈夫哉。 〖見《五朝名臣言行錄》卷十引邵伯溫《易學辨惑》。 此處錄文有刪節。 〗)。
賢相昔未遇,耶溪藏臥龍。 宛然東山居,已韻西林鐘。 仲氏亦遐曠,爾來習高蹤。 楊公偶閒暇,中貴同遊從。 曲渚擁騶馭,迴潭轉艨艟。 既登寅緣岸,遂踐岧嶤峰。 徑側縈巨石,磴危攀茂松。 傘開自羅列,笥閉誰箴封? 迥立霄漢表,俯看嚴嶂重。 遠村暮杳杳,秋海晴溶溶。 染翰紀勝絕,飛觴暢心胸。 仍聞待新月,歸櫂何從容。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四)。
鶴骨龍筋結壽枝,紅綃紫綺曝仙衣。 只應不奈麻姑爪,獨領春風住翠微。
祀罷燈花喜,山游曉色新。 江頭送歸客,我亦是行人。
一日復一日,山間已暮春。 人事有怵迫,景物無疏親。 誰知一雨後,滿目皆懷新。 風光欠管領,付與得閒人。
江上青山落照邊,江頭歸客木蘭船。 春鷗自共潮回去,一點飛來是柳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