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以前作山水,只說李成與郭熙。 誰知淳熙有此老,健筆不減巨然師。
无
其他无
〔宋朝〕 裘萬頃
中興以前作山水,只說李成與郭熙。 誰知淳熙有此老,健筆不減巨然師。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遠牧牛,遶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飢烏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壠頭。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 隔堤吹葉應同伴,還鼓長鞭三四聲。 牛牛食草莫相觸,官家截爾頭上角。
聞君夢遊仙,輕舉超世雰。 握持尊皇節,統衛吏兵軍。 靈旂星月象,天衣龍鳳紋。 佩服交帶籙,諷吟蘂珠文。 閬宮縹緲間,鈞樂依稀聞。 齋心謁西母,暝拜朝東君。 煙霏子晉裾,霞爛麻姑帬。 倏忽別真侶,悵望隨歸雲。 人生同大夢,夢與覺誰分。 況此夢中夢,悠哉何足云。 假如金闕頂,設使銀河濆。 既未出三界,猶應在五蘊。 飲嚥日月精,菇嚼沆瀣芬。 尚是色香味,六塵之所熏。 仙中有大仙,首出夢幻羣。 慈光一照燭,奧法相絪緼。 不知萬齡暮,不見三光曛。 一性自了了,萬緣徒紛紛。 苦海不能漂,劫火不能焚。 此是竺乾教,先生垂典墳。
門前峴山近,無路可登陟。 徒愛峴山高,仰之常歎息。 不如松與桂,生在重巖側。
然知心去速,其奈雪飛頻。 莫喜無危道,雖平更陷人。 遠郊光接漢,曠野色通秦。 此去迢遙極,却回應過春。
還似不才命未通,相逢雲水思無窮。 清時年少爲幽客,寒月更深聽過鴻。 東越山多連楚疊,南朝城古枕江空。 蒼崖欲隱誰招我?姜子生涯只此中。 (見《吟窗雜錄》卷十三梅堯臣《續金針詩格》引)。
深畫眉,淺畫眉,蟬鬢鬅鬙雲滿衣,陽臺行雨迴。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見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原署爲白居易作)(〖1〗明刻本《吟窗雜錄》卷五十錄吳二娘《長相思令》云:「深黛眉,淺黛眉,十指蘢葱雲染衣,巫山行雨行〖疑爲迴之誤〗。 巫山高,巫山低,暮暮朝朝良不歸,空房獨守誰? 」〖2〗明楊慎《升菴詩話》卷四云:「吳二娘,杭州名妓也。 有《長相思》一詞云:『深花枝,淺花枝,深淺花枝相間時,花枝難似伊。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白樂天詩:『吳娘暮雨瀟瀟曲,自別江南久不聞。 』又:『夜舞吳娘袖,春歌蠻子詞。 』自注:『吳二娘歌詞有暮雨瀟瀟郎不歸之句。 』《絕妙詞選》以此爲白樂天詞,誤矣。 吳二娘亦杜公之黃四娘也,聊表出之。 」今按:楊慎引白氏二詩,前詩爲《寄殷協律》,後詩爲《聽彈湘妃怨》。 其訂黃氏之失,甚是。 《吟窗雜錄》爲北宋末蔡傳所作書〖詳拙文《殷璠〈丹陽集〉輯考》〗,已徑題吳二娘作,可證。 惟三本文字差異較大,黃昇所錄,似與白氏所聞者最爲接近,故錄爲正文,而以餘二本附於後。 《全唐詩》卷八九○據黃昇所錄收歸白居易,今爲移正之。 )。
天街清曉似香林,壓擔秋花塞市心。 緫被時人低價得,葦簾茅屋盡黄金。
襟吳控越莽無幅,銀濤漂磕青山蹙。 水底隆隆晴亦雷,鯨鯢憑之鳩提取族。 大者爲蛟小爲蛤,吐光便欲凌日月。 地緯夜拆霜鏡枯,觸山飛沫天地白。 芳餌頻施巧不吞,雲輸霧委長兒孫。 撼岳吞舟逞大力,日月已墜爝火尊。 昨聞漁人謀其曹,整罩施網瀰江皋。 藥程傾湖湖不流,涸智殫技將安逃。 蛟子蝦孫泣如雨,沈虎泅鹿慘無語。 吁嗟河伯靈何存,鳴鼓聚市遂若此。 就中大魚最有神,夜入深宮控紫宸。 竭澤而來拂帝意,浩蕩乾坤雨露新。 千秋萬歲頌乃公,鰐鯨無所施其雄。 延津灌莽飲大澤,魚安于下鳥翔空。 君不見然犀燒燕水族寒,咫尺之水多危瀾。 活女誨女恩無極,枯魚何事泣河干。
已無庾嶺舊時梅,但見梅亭向水開。 遐想風流猶彷彿,更將梅繞四簷栽。
昕陛延賢日徹曛,金蓮閲奏夜常分。 餘閒手點唐文粹,春晝長時分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