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長相思

〔唐朝〕 吳二娘

深畫眉,淺畫眉,蟬鬢鬅鬙雲滿衣,陽臺行雨迴。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見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原署爲白居易作)(〖1〗明刻本《吟窗雜錄》卷五十錄吳二娘《長相思令》云:「深黛眉,淺黛眉,十指蘢葱雲染衣,巫山行雨行〖疑爲迴之誤〗。 巫山高,巫山低,暮暮朝朝良不歸,空房獨守誰? 」〖2〗明楊慎《升菴詩話》卷四云:「吳二娘,杭州名妓也。 有《長相思》一詞云:『深花枝,淺花枝,深淺花枝相間時,花枝難似伊。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白樂天詩:『吳娘暮雨瀟瀟曲,自別江南久不聞。 』又:『夜舞吳娘袖,春歌蠻子詞。 』自注:『吳二娘歌詞有暮雨瀟瀟郎不歸之句。 』《絕妙詞選》以此爲白樂天詞,誤矣。 吳二娘亦杜公之黃四娘也,聊表出之。 」今按:楊慎引白氏二詩,前詩爲《寄殷協律》,後詩爲《聽彈湘妃怨》。 其訂黃氏之失,甚是。 《吟窗雜錄》爲北宋末蔡傳所作書〖詳拙文《殷璠〈丹陽集〉輯考》〗,已徑題吳二娘作,可證。 惟三本文字差異較大,黃昇所錄,似與白氏所聞者最爲接近,故錄爲正文,而以餘二本附於後。 《全唐詩》卷八九○據黃昇所錄收歸白居易,今爲移正之。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清夜作

    不惜白日短,乍容清夜長。 坐聞風露滴,吟覺骨毛涼。 興寢無諸病,空閑有一牀。 天明振衣起,苔砌落花香。

    齊己 唐宋诗
  • 春過裴虬郊園

    郊原春欲暮,桃杏落紛紛。 何處隨芳草,留家寄白雲。 聽鶯情念友,看竹恨無君。 長嘯高臺上,南風冀爾聞。

    劉長卿 唐宋诗
  • 次韻李光祖瑞香

    石蹊萬折凍欲裂,兩岸梅英照天發。 於中更有錦薰籠,芳菲不待勾萌達。 奇姿苒苒來仙源,從此橫枝不直錢。 東風零亂委泥土,只爲山家作玉田。 豈若夫君有真色,紫葩碧葉從初得。 幾將消息露人間,紛紛塵俗誰能識。 晚居盧阜聲名飛,蕙帳悠悠春夢遲。 起來鼻觀猶馥鬰,杖藜便覺香風隨。 夭桃謾說燕脂染,落絮徒云白氈糝。 品題一著佳客稱,併使丁香風味減。 藍溪夫子誠好事,贈我此花良有爲。 平生巖壑在胸中,培殖根荄年不記。 故應謂我知花譜,千夫綵綷來吾圃。 拜嘉歡喜不敢當,直欲美芹羞帝所。 昔扈龍輿白石川,回鑾小憩玉津園。 曾見此花千百本,較量今者端無前。 若居御苑逢膏澤,車載盆栽惟所適。 吾王顧盼即生春,不費陽和些子力。

    史浩 唐宋诗
  • 頌古九十八首 其七二

    令導禪和翠微峰,鐵壁銅牆路不同。 遥指雙林是歸處,至今猶尚鬼儱通。

    釋印肅 唐宋诗
  • 小舟航湖夜歸書觸目三首 其三

    遥望湖塘炬火迎,纔歸村舍雨如傾。 畏途回首知安在,催喚兒童暖酒鐺。

    陸游 唐宋诗
  • 賦石昌言家五題 蜀虎圖

    誰謂虎可縛,縛之自有術。 孫生畫此繫在石,拏繩人立尾垂屈。 墜身怒力欲脫時,顧眄生獰神氣出。 江南包氏爲最精,毛質雖真猛難匹。 蜀人不敢道知微,知微名重非今日。

    梅堯臣 唐宋诗
  • 重過南塘吊徐一平先生

    不到南塘久,重來二十年。 山如龜背厚,地與馬鞍連。 徐子舊書址,毛公新墓田。 青松似相識,無語重凄然。

    朱熹 唐宋诗
  • 和廣德鮑宮使寄詩

    當年書劍走風塵,傾蓋桃花一笑春。 別去交情渾似舊,向來時事幾番新。 詩壇雄健看前輩,官路低回愧此身。 珍重煩公問消息,雙溪烟雨政垂綸。

    虞儔 唐宋诗
  • 晚步

    晚來頗憶林塘幽,又拄烏籐款款游。 細雨斜風三日後,落花啼鳥半春休。 不知何處數聲笛,喚起幽人一點愁。 頼有青蛙知客恨,笙歌一部起池頭。

    舒邦佐 唐宋诗
  • 頃與公擇讀東坡雪後北臺二詩歎其韻險無窘步嘗約追和以見詩之難窮去歲適無雪春正月二十日乃雪因遂用前韻呈公擇 其二

    雪埋老屋無薪賣,晨起謀炊自毀車。 覓飽預期千頃麥,破慳先試一春花。 便營野屐尋茶戶,更約綈袍當酒家。 處士祇今宜姓賈,壁間但沒挂錢叉。

    趙蕃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