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五代 南唐

长相思·云一涡

〔唐朝〕 李煜

云一涡,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译文

云--指妇女蓬卷如云的头发。 緺--《阳春白雪》、《浩然斋雅谈》中作“窝”;《乐府雅词》中作“〈髟上呙下〉”。一緺,即一束。一说緺,读为guā,意为青紫色的绶带(丝带)。这里指饰发用的紫青色丝带。元薛惠英《苏台竹枝词》中有句:“一凤髻绿如云,八字牙梳白似银。” 玉--这里指插在女子头上的玉簪。梭:萧本二主词中误作“梳”。梭,原是织布用的梭子,这里用以比喻玉簪。 淡淡--指衣裳的颜色轻淡。 衫儿--古代女子穿的短袖上衣,又称衫子或半衣。《龙洲词》、《龙洲集》、《阳春白雪》中均作“春衫”。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龙洲词》中作“春山”。 薄薄--指衣裳的质料轻薄。 罗--丝罗,这里指用丝罗制成的裙子(下裳),即罗裙。 颦--皱眉。黛: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 黛螺--《龙洲集》中作“翠娥”。黛螺,又名黛子螺。古代女子画眉用的螺形黛黑,亦称螺黛。因其用来画眉,所以常用以作妇女眉毛的代称。 相--指雨声和风声,相互应和,交织一起。《古今词统》、《历代诗余》、《全唐诗》、《古今诗余醉》、《续选草堂诗余》中均作“如”。 帘--《龙洲集》、《龙洲词》、《阳春白雪》、《乐府雅词》中均作“窗”。 人--《龙洲词》、《龙洲集》中均作“争”。

其他

猜你喜欢

  • 少年游

    铃斋无讼宴游频。 罗绮簇簪绅。 施朱傅粉,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 舞裀歌扇花光里,翻回雪、驻行云。 绮席阑珊,凤灯明灭,谁是意中人。

    柳永 宋词
  • 浣溪沙

    红蓼花香夹岸稠。 绿波春水向东流。 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 一杯销尽两眉愁。

    晏殊 宋词
  • 点绛唇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 乱红飘砌。 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 愁无际。 武陵回睇。 人远波空翠。

    韩琦 宋词
  • 采桑子

    高吟烂醉淮西月,诗酒相留。 明日归舟。 碧藕花中醉过秋。 文姬赠别双团扇,自写银钩。 散尽离愁。 携得清风出画楼。

    晏几道 宋词
  • 水龙吟

    淡烟轻霭濛濛,望中乍歇凝晴昼。 才惊一霎催花,还又随风过了。 清带梨梢,晕含桃脸,添春多少。 向海棠点点,香红染遍,分明是、胭脂透。 无奈芳心滴碎,阻游人、踏青携手。 檐头线断,空中丝乱,才晴却又。 帘幕闲垂处,轻风送、一番寒峭。 正留君不住,潇潇更下黄昏后。

    赵长卿 宋词
  • 采桑子

    佳人满劝金蕉叶,夜玉春温。 别后黄昏。 燕子楼高月一痕。 年年依旧梨花雨,粉泪空存。 流水孤村。 不著寒鸦也断魂。

    张良臣 宋词
  • 鹊桥仙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 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馀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 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辛弃疾 宋词
  • 朝中措

    矮窗西畔翠荷香。 人在小池塘。 何事未拈期局,却来闲倚胡床。 金盆弄水,玉钗亸鬓,妆懒何妨。 莫道困来不饮,今宵却恨天凉。

    程垓 宋词
  • 蓦山溪

    莺莺燕燕。 摇荡春光懒。 时节近清明,雨初晴、娇云弄暖。 醉红湿翠,春意酿成愁,花似染。 草如剪。 已是春强半。 小鬟微盼。 分付多情管。 痴呆不知愁,想怕晚、贪春未惯。 主人好事,应许玳筵开,歌眉敛。 舞腰软。 怎向轻分散。

    石孝友 宋词
  • 鹊桥仙

    风波平地,尘埃扑面,总是争名竞利。 悟时不必苦贪图,但言任、流行坎止。 忽来忽去,何荣何辱,天也知人深意。 一帆风送过桐江,喜跳出、琉璃井里。

    赵师侠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