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爲三年淹,已有兩載速。 良晤不易逢,幽魂恐難續。 青山照孤城,流水在空谷。 忘機在白鷗,勿笑牽黄犢。
无
其他无
〔宋朝〕 韓淲
雖爲三年淹,已有兩載速。 良晤不易逢,幽魂恐難續。 青山照孤城,流水在空谷。 忘機在白鷗,勿笑牽黄犢。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適我一簞孤客性,問人三十六峰名。 青雲無忘白雲在,便可嵩陽老此生。
龍門有開士,愛我春潭碧。 清景出東山,閑來玩松石。 應憐林壑主,遠作滄溟客。 爲我謝此僧,終當理歸策。
樊榭何年築,人應白日飛。 至今山客說,時駕玉麟歸。 乳蔕緣松嫩,芝臺出石微。 憑欄虛目斷,不見羽華衣。
多少僧中僧行高,偈成流落遍僧抄。 經窗月靜灘聲到,石逕人稀蘚色交。 垂露竹黏蟬落殼,窣雲松載鶴棲巢。 煮茶童子閑勝我,猶得依時把磬敲。
輕帆數點千峰碧,水接雲山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逕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紅霞青壁底,石室薜蘿垂。 應有迷仙者,曾逢採藥時。 桃花饒兩頰,松葉淺長髭。 直是來城市,何人識得伊。
晚起紅房醉欲消,綠鬟雲散嫋金翹,雪香花語不勝嬌。 好是向人柔弱處,玉纖時急繡帬腰,春心牽惹轉無憀。
閑(《塵史》作「田」、《苕》作「開」)園不解栽桃李,滿地唯聞種蒺藜。 萬里崖州君自去,臨行惆(《塵史》作「怊」)悵欲怨誰? (見《四部叢刊》影印那波道圓本《白氏文集》卷二十,以《塵史》卷中、《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三參校。 )(〖1〗蘇轍《欒城後集》卷規模十一《書白樂天集後二首》云:「會昌之初,李文饒用事,樂天適已七十,不一二年而沒。 嗟夫,文饒尚不能置一樂天於分司中耶? 然樂天每閑冷衰病,發於詠歎,輒以公卿投荒僇死、不獲其終者自解,余亦鄙之。 至其《聞文饒謫朱崖三絕句》,刻核尤甚,樂天雖陋,蓋不至此也。 且樂天死於會昌之初,而文饒之竄,在會昌末年,此決非樂天之詩。 豈樂天廿徒淺陋不學者陋益之邪?樂天之賢,當爲辨之。 」〖2〗王得臣《塵史》卷中云:「令狐先生曰:『唐白傅以丞相李德裕貶崖州爲三絕句,便不負世人訾毀。 』予以爲詩三百皆出聖賢發憤而爲,又何傷哉。 後嘗語於客,會安陸令李楚老翹叟在坐上,曰:『非白公之詩也。 白公卒於李貶之前。 』予因按《唐史》,會昌六年白公卒,是歲宣宗即位,明年改元大中,又明年李貶,蓋當時疾李者托名爲之附於集。 詩曰〖略〗。 予觀其詞意鄙淺,白爲雜律詩譏世人,故人得以輕效之。 」〖3〗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三云:「余以《元和錄》考之,居易年長於德裕,視德裕爲晚進。 方德裕任浙西觀察使,居易爲蘇州刺史,德裕以使職自居,不少假借,居易不得以卑禮見,及其貶也,故爲詩云〖略〗。 然《醉吟先生傳》及《實錄》皆謂居易會昌六年卒,而德裕貶於大中二年,或謂此詩爲僞。 余又以《新唐書》二人本傳考之,會昌初,白居易以刑部侍郎致仕,六年卒。 李德裕大中二年貶崖州司戶參軍。 會昌盡六年,距大中二年,正隔三年則此三詩非樂天所作明甚。 但蘇子由以謂樂天死於會昌之初,而文饒竄於會昌之末,偶一時所記之誤耳。 」按:今參諸家之說,收三詩爲無名氏作。 )。
秋病口中白,時時喘息粗。 於中帶黑色,肝肺恐應無。
金杯緩酌清歌轉,畫舸輕移豔舞回。 自歎鶺鴒臨水別,不同鴻鴈向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