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風景壓東吳,更築書堂映碧梧。 詹尹詩存家有寶,齊齋記外更無圖。 洗除紈袴爲緗帙,掃蕩膏粱入澤臞。 早晚歸舟行霅上,青燈深夜聽伊吾。
无
其他无
〔宋朝〕 衛涇
東山風景壓東吳,更築書堂映碧梧。 詹尹詩存家有寶,齊齋記外更無圖。 洗除紈袴爲緗帙,掃蕩膏粱入澤臞。 早晚歸舟行霅上,青燈深夜聽伊吾。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王孫別上綠珠輪,不羨名公樂此身。 戶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
夜坐擁腫亭,晝登崔巍岑。 日窺萬峰首,月見雙泉心。 松氣清耳目,竹氛碧衣襟。 佇想琅玕字,數聽枯槁吟。
華頂高峯接太虛,承攀琪樹賦垂珠。 當時惟有建公在,老宿如今一半無。 (見明陶宗儀《古刻叢鈔》,與元孚詩同刻一石。 )(案詩原署「中散大夫行台州司馬賜魚袋王謩幷書」。 又刻後紀「唐大中九年歲次乙亥八月丁丑朔六日壬午重題,以紀他年之事」,共廿六字。 )。
看花終不似春雷,牽引詩情瞑目開。 雨順風調爲上瑞,蒼生家足降天來。
盛府從軍日,大家隨子初。 伯兮均潔膳,仲也慶將輿。 霧舍嵩塵薄,霜程鞏樹疏。 循陔傳詠切,匪夕佇歸歟。
十載重來春晚時,羣峯獻秀曉風微。 清談更讀神仙句,一炷氳香忘却歸。
刀頭歸約月殘時,棐几流塵滿兔枝。 陰地雨蛙欺鼓吹,後園煙茗老槍旗。 風回曲榭花英聚,泉噴坳堂蘚暈移。 卧看屋梁周粟飽,不嫌五管號支離。
寄語月溪朱逸士,他年同賞水仙花。
數版小橋橫晚晴,兩行古木弄春榮。 不知多少夜來雨,水到岸頭渾欲平。
成童入鄉校,所願爲善士。 富貴本邂逅,不遇亦已矣。 生輕名義重,固守當以死。 堂堂七尺軀,勿使污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