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酬楊九弘貞長安病中見寄

〔唐朝〕 白居易

伏枕君寂寂,折腰我營營。 所嗟經時別,相去一宿程。 攜手昨何時,昆明春水平。 離郡來幾日,太白夏雲生。 之子未得意,貧病客帝城。 貧堅志士節,病長高人情。 隱几自恬澹,閉門無送迎。 龍臥心有待,鶴瘦貌彌清。 清機發爲文,投我如振瓊。 何以慰飢渴,捧之吟一聲。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享文敬太子廟樂章 登歌

    歌以德發,聲以樂貴。 樂善名存,追仙禮異。 鸞旌拱修,鳳鳴合吹。 神聽皇慈,仲月皆至。

    陳京 唐宋诗
  • 戲爲六絕句 四

    才力應難誇數公,凡今誰是出羣雄。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杜甫 唐宋诗
  • 送楊州判官

    應得煙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尋。 閑憐鶴貌偏能畫,暗辨桐聲自作琴。 長嘯每來松下坐,新詩堪向雪中吟。 征南幕裏多賓客,君獨相知最校深。

    張籍 唐宋诗
  • 和府帥相公

    竹映高牆似傍山,鄒陽歸後令威還。 君看將相才多少,兩首詩成七步間。

    薛能 唐宋诗
  • 別道者

    自君入城市,北邙無新墳。 始信壺中藥,不落白楊根。 如何忽告歸,蕣華還笑人。 玉笙無遺音,悵望緱嶺雲。

    劉駕 唐宋诗
  • 惜牡丹

    今日狂風揭錦筵,預愁吹落夕陽天。 閑看紅豔只須醉,謾惜黃金豈是賢。 南國好偷誇粉黛,漢宮宜摘贈神仙。 良時雖作鶯花主,白馬王孫恰少年。

    徐夤 唐宋诗
  • 夕次蒲類津

    二庭歸望斷,萬里客心愁。 山路猶南屬,河源自北流。 晚風連朔氣,新月照邊秋。 竈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 龍庭但苦戰,燕頷會封侯。 莫作蘭山下,空令漢國羞。

    駱賓王 唐宋诗
  • 琵琶泓石壁詩刻(按《山西通志》《山右金石記》卷九著錄《》,謂「詩七古一首,見《鳯臺縣志》。」檢《全唐詩》無考卷有權澈五言《題沈黎城》一首。此七古《琵琶泓詩》,蓋未收。)

    咨予白髪年,始佐丹水曲。 夙願解塵組,幸兹洗煩欲。 琵琶翠泓湛且清,屏風畫壁勢相迎。 檉柏颼飀雜風雨,龜龍睗睒游虛明。 北行七里有靈跡,潭中聖字看歷歷。 一符君德應明時,一契吾真誓幽適。 由來此泓□□傳,今夕覩之信可憐。 夷猶頓使宦積薄,日暮濯纓心浩然。 (見乾隆四十八年官刊本《鳯臺縣志》卷十七)(此詩又見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卷七,詩題作《琵琶泓作幷序》。 詩前有序,錄如次:「予頃嘗秉憲,負譴而遷,才散數奇,屢移邦國。 爰初至止,即聞有兹勝,迨今一游,果覯殊絕。 澄灣納溜,激射成雷,峭壁迴景,周流如畫,嘉木潛鱗,又不可名也。 北去七里復有石潭焉,潭中有聖字,了了可覩,峰巒相屬,宛似屏障。 閒行其中,潛洞幽窟,信爲靈異。 予超然有獨往之意,而賦是詩。 」詩中有二處稍異。 第六句「相迎」作「相適」,疑誤。 第十五句琵琶泓石壁詩刻「宦積」作「宣清」,疑原應作「宦情」。 )(〖1〗《鳯臺縣志》〖姚學甲等纂修〗卷十九《輯錄部》謂:「唐清九壁詩序石刻在琵琶泓,朝議大夫高平郡別駕權澈詞,錢塘縣尉瑯琊王紓書,天寶五載夏五月二十日。 從末行逆讀自序,其秉憲被譴,來佐丹曲,訪兹勝遊,詩字俱佳。 考天寶五載、元宗丙戌。 權澈名,新舊《唐書》俱不載。 權氏,《宰相世系表》及姓族諸書並無其人,或非天水一族也。 郡人王紓,想以瑯琊地望而係之。 」)。

    權澈 唐宋诗
  • 香林四首 其三

    誰見繁香度牖時,碧天殘月映花枝。 固應撩我題新句,壓倒韋郎宴寢詩。

    陳與義 唐宋诗
  • 感秋

    破壁亂蛩吟,愁添鬢雪侵。 凉生孤館夢,秋入旅人心。 排遣難憑酒,淒清不在琴。 中原戎馬躪,白露寢園深。

    鍾離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