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還家猶未還,故山書冊蠹魚殘。 半生不療饑寒苦,空有詩名滿世間。
无
其他无
〔宋朝〕 蘇泂
只道還家猶未還,故山書冊蠹魚殘。 半生不療饑寒苦,空有詩名滿世間。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芍藥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 主人不在花長在,更勝青松守歲寒。
老去唯將藥裹行,無家無累一身輕。 却教年少取書卷,小字燈前鬬眼明。
人不擾,政已和。 世慮寡,山情多。 禪客至,墨卿過。 興既洽,情如何。
我見蘇州崑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龍。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尋常入海共龍鬬。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盤屈身長八十尺。 遊人爭看不敢近,頭覻寒泉萬丈碧。 近有五羊徽上人,閑工小筆得意新。 畫龍不誇頭角及鬚鱗,只求筋骨與精神。 徽上人,真藝者。 惠我雙龍不言價,等閑不敢將懸挂。 恐是葉公好假龍,及見真龍却驚怕。
同法同門喜遇深,空隨白霧忽歸岑。 一生一別難再見,非夢思中數數尋。 (同前)。
徘徊玄嶽巓,翻焉御飛龍。 齊騰八紘外,翺翔閶闔房。 (見同書卷一。 以上所錄《韻補》中詩,均以中華書局影宋本爲底本,校以《連筠簃叢書》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韻補》卷首書目釋《道藏》歌詩云:「當是魏晉時人所作。 其文詞非儒家所急,取其韻古也。 多陽聲,與《黃庭》同。 」今人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後記》云:「《韻補》引用的《道藏》歌詩,其中就有唐孟郊作的《列仙文·方諸青童歌》,……爲此,《韻補》所用道歌,本書一概不取。 」今按:以孟郊詩與吳棫所錄對校,二十字中有八字不同,故前仍錄出。 據逯先生所云,《韻補》諸詩雖不能斷定爲魏)(晉間人作,但爲宋以前人作,殆無疑義。 宋代道家著作中常見的「坎離交媾、嬰兒姹女、道家修養之術」〖《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七《金丹詩訣》提要語〗,諸詩中皆未見,即爲一證。 今收入先宋詩。 )。
把酒憑君唱柳枝,也從絲管遞相隨。 逢春只合朝朝醉,記取秋風落葉時。
鬢邊莫笑久星星,造物常鍾我輩情。 每带餘酲蹋花影,又和殘夢聽鶯聲。 軒窗風過書籖亂,洲渚潮生釣艇横。 韓子未除豪氣在,文章都待不平鳴。
拜賜頭銜號放翁,家傳不墜散人風。 問年已過從心後,遇境但行無事中。 馬老豈堪空冀北,鶴飛猶得返遼東。 道傍跌宕煩君看,閱盡時人臉尚紅。
晚因子厚識淵明,早學蘇州得右丞。 忽夢少陵談句法,勸參庾信謁陰鏗。